近來資本市場偏向樂觀的態度一直處於上風,對於很多數據的解讀也是如此。原本陷入膠著觀望的盤勢,因為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釋出降息信號後,馬上湧現買盤,再度推升股市行情。但投資人忽略了降息後可能的經濟走緩趨勢,景氣恐怕不如預期了。
全球股市牛氣沖天,卻藏著潛在風險;債券市場開始吸引買氣,虛擬貨幣的持續熱度上漲,這些情況代表當前混亂的局勢,投資人偏向保守心態,並選擇防禦資金。我建議隨時做好調整,並建立能對抗大幅波動的投資組合。
現在並不是大幅加碼的時機,而是重新審視投資組合、盤點抗跌標的的好時機。可關注中國、香港、歐美、台灣與日本市場,透過ETF或基金即可參與。尤其美國與台灣是高科技產業的核心。投資重點可以放在AI、半導體、美國科技龍頭,以及機器人相關概念,這樣的配置通常就足夠(這類主題式ETF都很容易找到)。
同時,傳統的高股息或穩定收益商品仍不可缺少,分散風險總是必要。現金或類貨幣資產也應保有一定比重,因為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安全防護仍然重要。
從現實角度來看,物價持續上漲。美國關稅對產業的負面效應逐漸浮現,接下來的經濟數據可能不再理想,人們要有勒緊腰帶的心理準備。畢竟,高科技與護國神山相關的就業人員占比有限,傳產與服務業將面臨逆風,整體消費力道也會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