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台各大縣市跑動不少年,也收到許多讀者來信,大致可以得到台北、新竹、台中和高雄的家庭開支數目。這些年家庭開支有越來越高的趨勢,人們的收入雖然也增加,但開支增加的幅度更大。
以下是幾個家庭開支項目,提供給讀者參考:
- 養育孩子費用。
- 上一代的看護費與醫療費。
- 買車養車費用。
- 房貸或房租費用。
- 突如其來的社交費用和娛樂費。
每個家庭的每月總花費是多少?以2024年來看,住在台北、一家四口的家庭,不買房只繳房租、有買一台車代步,眾多讀者的不正式統計數字是13~16萬,稍微過好一點的,開銷就要再往上提一些。
台中跟高雄的家庭一般都有車,一個家庭有2台車也不少見。台中的整體家庭開銷略低於台北,但很難低到哪去,大約落在10~12萬之間。
高雄的話,物價稍微宜人一些,薪資結構上,受薪階級比較優的以國營企業員工為主,已有很不錯的水準,像是中鋼、台船等,以傳產業居多。科技業的從業人員則集中在台南南科,住在高雄的讀者就得每天通勤,讓車輛的損耗跟油耗拉高許多。
這篇文章談的是沒父母資源可依靠的一般「中產階級」家庭,至於生活困苦的,就不在此範圍內。另外,有些家庭因為職業收入高,買了不只一間房、要繳一堆房貸,也一律不在這篇文章討論中。因為房貸本來就含有本金攤還,可算是儲蓄的一種,不算是開支。
來細看5項開銷項目:
1.孩子的養育費用
養孩子要花費極大的金錢跟心力,養育孩子的費用高低因人而異。從前在農業社會,男丁的人力資本很值錢,因此長輩習慣多子多孫多福氣,但現在已從農業社會轉為工商社會,甚至是AI新世代,創意、腦力、執行力,才是未來出眾的關鍵。
現在也很多人選擇只生一個或不生,所以前文提到的家庭傯開銷數字就可以再減少,因為上述是以「一家四口」去計算。
2.上一代的看護費與醫療費
請注意,這一項不計孝親費,僅計算看護費跟醫療費用。這一項很看父母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如果長輩有在留意攝取的飲食、有在定時運動、有良好的社交活動,就能減少生病可能性,也不會造成下一代負擔。
有些家庭有這條,有些家庭則還沒遇到,但建議現在才30~50歲的讀者一定要記得還有這個項目,不要大意。
3.買車養車費用
在過去的專欄都提過,我住在台北,10年來都以Uber與台灣大車隊代步,再搭配捷運跟機車移動,偶爾會租車出去晃,似乎沒什麼辛苦之處,花時間找車位反倒是種折磨。
跟幾個朋友討論過「買車總價金,是否要算入每月攤提費用中」的問題,但沒得到結論。我認為需要,因為一台車不可能永久不壞,重新購車時又需要一大筆購車金。
友人認為,買車時所付出的購車金,已經是一次性支付,所以未來每月僅需計算油資、停車費、牌照稅、燃料稅、保險、保養維修等,買車不需要算入每月費用開支。
這邊就看各位讀者怎麼思考了,假如買一台車120萬元,預計開10年換新車,有算入每月攤提,那每年就折舊約12萬、每月成本就是1萬元。友人的計算方式則是,這120萬元出去就出去了,不需要再細算,等10年後賣掉舊車也可回收10萬、20萬,重新再補上個百來萬,就可以再買一台新車。
不管如何,養車也是中產家庭重大開銷,提供給讀者參考。
4.房貸或房租費用
這條無疑是大項目,但若跟家人同住,這條開銷就可以完全省略,會多出不少預算。有人會拿去出國旅遊,也有人定期定額投資。
以台北市南港和內湖區來說,如果租的是屋齡40年、一層方方正正約28~30坪的無電梯公寓,房租每月3萬元左右。有些帶裝潢的,租金需要更高,可能要3萬5。
至於3房2廳2衛帶平車的電梯社區,每月租金4萬5~6萬都算常見,有人可能疑惑,租金高到這樣有人租?為什麼不直接買房就好?會這樣想肯定是沒關心市場行情,因為每月4萬5或6萬,不可能買到相同條件的房型,算起來房貸會更沉重。
這些承租4萬5~6萬元房租的家庭,不少都是科技園區的工作者或是外派來台的外籍幹部,主要是由公司出房租費用。
5.突如其來的社交費用和娛樂
這項費用指的是一群朋友突然要揪出國玩,又或者是喜帖一窩蜂炸來,通常會發生在30~35歲。現在35歲結婚算常見,年紀到40歲左右,婚禮紅包費用就會慢慢不見了。
有讀者也許會說:「不就是個紅包?包個2000元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吧!」
這邊要補充,由於物價上漲快速,現在的紅包費用不是2000元那種金額可以搞定的。新人請客每桌2萬元以上是常見的,有些甚至要3萬元或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只包2000元恐怕不近人情,台灣的風俗民情,至少要包到新人不虧。
在一桌2萬元的情況下,一桌坐10人,帶另一半過去就是占了2個位置,那麼至少要包4000元起跳,但4不吉利、5又是單數,大家通常就會上到6這數字。6000元絕對會對一個普通家庭產生生活壓力,假如1個月收到2次喜帖,有些家庭甚至得暫時停扣定期定額的投資計畫,不然生活基本開銷就會受排擠。
至於娛樂費用,更不用多介紹,說都說不完。套一句以前我父母親說的:「只要出家門,都要噴錢。」每年出國2到3次是現代人常見的社交話題,無關好壞,就是價值觀的轉換。如果是用被動收入作娛樂開銷也無妨,但如果是用時間辛苦換來的主動收入,那請三思,因為體力、腦力是有限的,總要想想自己的晚年與下一代的挑戰。
養兒育女或者成家立業的過程艱辛,但我們也享受其中的挑戰,要過還是不過都是一念之間,當別人喊著不可能、躺平就好,我們還是可以勇往直前繼續走下去。
*本文獲「畢得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