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先前自美國轉向其他地區市場與避險資產。不過,由於川普推動的關稅政策毫無原則與邏輯,甚至導致股市與債市出現同步波動的現象。

「去美元化」成為當前市場主軸,隨著數位美元及穩定幣崛起,已填補部分美債的需求缺口。

川普開放輝達對中國銷售晶片,加上多檔高科技股股價創新高,吸引大量資金湧入台灣高科技股,推升指數一路上漲、幾乎未見回頭。與前幾個月的盤勢相比,堪稱天壤之別。

我認為,AI是可望延續多年的大趨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同樣迅猛。台積電將是這波科技浪潮中的重要受惠者,許多台灣廠商也因具備優勢,未來的業績表現與獲利潛力值得期待。

此外,2024年壽險保單解約金額高達新台幣1兆8000億元,我觀察這些龐大的游資多半流向ETF等熱門商品,也解釋了即使外資大舉賣出台股,市場仍有不斷湧入的新資金。

我認為,這些游離資金,加上台積電與其相關供應鏈的表現,構成支撐大盤指數的關鍵力量。

如今,市面上個股眾多且產業專業性強,一般投資人難以深入研究,我認同透過主題式ETF參與市場成長,報酬率不遜於大盤。即使是資深投資人,在部分個股價格偏高的情況下,也應考慮納入ETF作為組合配置。

當然,在任何時候保持風險意識都是重要觀念。我建議投資人應保留一部分現金,或配置流動性高的金融商品,以及黃金、土地、貴金屬、農產品等避險資產。

不預設立場,也不忽略市場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安全」與「獲利」應該並重思考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