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30歲,想在40歲前存到1000萬,是不是太晚了?很多人會搖頭:「不可能!我每月薪水也才5萬出頭,還要租房、養小孩、還房貸⋯⋯怎麼可能?」

我想告訴你的是:並不是靠高薪才辦得到,而是要用「對的方法」+「穩定執行」+「提早布局」。

達標前的心法與原則

開始前,先釐清3個觀念:

觀念1:1000萬不是「只靠存錢」能完成的目標。

如果你每個月存2萬塊,要不吃不喝42年才能存到1000萬,這根本不現實,也千萬不要這麼做。你需要把「存錢」變成「資產累積」,也就是:

  • 用資產創造利息、股利。
  • 滾出更大的本金。
  • 讓錢變成自動收入,而不是只是帳戶裡的數字。

觀念2: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你買錯商品、跟錯理專,可能不是沒努力,而是方向錯了。同樣每月存2萬,0056平均每年配息4~6%,10年後比定存高出將近1倍。

觀念3:收入結構也要升級。

如果10年都靠一份月薪,不只資產成長速度慢,風險也很高。可以評估副業、投資、創作、斜槓,或轉職到薪資成長空間較高的產業。

10年分年目標:每一年該做什麼?

第1年:建立資產觀念 + 存下本金

  • 設定目標:10年要達成1000萬,年均成長報酬達15%左右。
  • 先設定存款:年儲蓄目標12~24萬。
  • 檢查自己有沒有錯誤觀念,例如:存股比買房慢?追高股息沒風險?

實例:小鈞(年收70萬)透過薪資帳戶自動轉帳,每月定存0056或台股ETF,年末累積20萬資產。

第2~3年:打造基本資產配置+學習投資策略

  • 分配資金:定存、ETF、股票型基金、保單整理。
  • 記錄財務狀況:用Moneybook或Excel記帳。
  • 資產目標:累積至60萬。

案例:Welly靠ETF+定期定額海外基金,3年內資產從40萬成長到85萬,並培養面對市場波動的穩定心態。

第4~6年:換工作或培養副業提升收入

  • 評估主業是否有升遷機會:若無,就轉職:從台商轉外商、轉管理職等。
  • 開始發展副業,如:寫作、課程、接案、二手電商。
  • 資產目標:300萬。

案例:雯雯從工程師轉戰業務職,薪水從月薪5萬成長至9萬,搭配副業電商,3年累積220萬。

第7~9年:槓桿與資產報酬最大化

  • 評估買進第一間小套房出租(租金收入)。
  • 股票型ETF部位加大。
  • 透過不動產或股利,擴大現金流。
  • 資產總額:600~800萬。

案例:Irene(家庭主婦)和丈夫各自投資ETF、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8年來累積資產870萬,租金收入年收18萬。

第10年:審視資產配置+佈局下階段目標

定期檢查總報酬率:

  • 是否可以提前退休?
  • 是否需要配置現金流?

若已達標1000萬,思考下一步:

  • 提早退休?
  • 創業?
  • 留給子女教育金?

2種「千萬之路」對比

類型 小張:高薪存錢型 小方:資產滾利型
起薪 月薪8萬 月薪4.5萬
每年存款 50萬 20萬
資產成長 接近0% 平均年報酬13%
投資報酬 靠努力省錢 靠資產增值
達標時間 10年 9年

不是只有高薪者才能存到1000萬,有正確的理財策略,一般人也能做到。

你不需要馬上有高收入,但一定要開始走第一步

理財就像健身,不會是1、2天就能變強壯,而是透過「明確計畫」+「穩定執行」才能達成。10年看似很長,但只要你每年都有「可量化的行動」,回頭看你會發現:「其實累積1000萬沒有那麼難,難的是沒開始。」

*本文獲「Dway」授權轉載,原文:10年存到1000萬的SOP!每一年該做什麼?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