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們夫妻倆多年來替自己、父母及小孩申購多張保單,最近思考是否應該調整保額或更改受益人,但工作忙碌一直無暇處理,是否有適合的金融工具,可以協助管理並保全資產?

近三十年來,臺灣保險業發展趨近成熟,尤其具有增值、安全、可變現、易分配等特色,讓大多數家庭當成資產配置一環,然而隨著保單張數越來越多、金額累積越來越高,中國信託銀行發現高資產客戶希望有適合的管理工具,協助彙整、健檢以及釐清需求,讓財富真正永續傳承。

如同這個諮詢案例面臨的困擾,有位屆齡六十五歲即將退休的企業主,資產遍布海內外,財富樣態也相當多元,因此擔心未來傳承時,衍生相關手續和法律問題,中國信託銀行北五區域團隊便依照他的需求,一方面確認想解決的問題、想達到的資產規劃目的、擔憂的人事物,一方面盤點資產、壽險額度等,最後建議變更受益人並調整分配比例,再加入信託作為資產管理框架,確保傳承意志順利執行。

許多人對於信託這項金融工具,通常誤以為有錢人才需要,其實跟財富多寡無關,只要個人或家族有資產管理、傳承和保全等需求,都可成立信託,替辛苦打拼存下來的財富添加保障。

像我們陪同這位企業主,特別針對希望承作什麼類型信託、信託金額多寡、信託標的預估、誰是信託受益人、需不需要設立信託監察人等實務問題取得共識後,建議三種信託規劃。

包括預立遺囑指定分配之外,加上「遺囑信託」化解繼承人可能不當理財、股權因繼承而分散等擔憂;身故保險金部分則善用「保險金信託」,指定或限制未來資金的運用與給付方式,除了避免子女不善管理金錢,也及早傳承祖孫情,表達對孫子女的疼愛;至於退休後的醫療與照護需求,使用「預簽型安養信託」專款專用,讓財富能夠照顧自己到人生最後一刻。

當然信託不是成立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每年應該定期交由專家顧問檢視,協助調整並追蹤達成狀態,中國信託銀行深耕信託業務逾三十年,推出財富管理服務也逾二十年,擁有多元、全面且實戰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能在傾聽、了解並建立信任之後,並且兼顧情理法的原則下,提供最完善的信託規劃建議,以及全面性的執行、檢視與追蹤方案,致力滿足不同人生階段的必要、需要與想要等理財目標,要讓無價的親情不留任何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