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最近跟即將屆齡退休的同事閒聊,他懊惱目前的理財規劃,恐怕無法滿足自己跟家人未來日常開銷,讓我警覺雖然離退休還有十五年,是不是應該趁早打造穩定金流作為後盾?
從退休理財規劃角度來看,我們接觸客戶的過程中,如果面對的是壯世代,通常會先討論距離退休的時間與想運用的工具,再協助及早做好「老本金流」與「病本風險」兩大規劃。
其中,針對老本金流部分,中國信託銀行有專業投資規劃師,經由評估風險承受度之後,能給予適宜的金融工具與投資組合建議,並連同「資產配置引擎」,利用大數據分析投資組合風險與報酬是否合理,以及掌握能否安然面對過往曾發生的極端市場風險,作為進一步調整投資組合的依據;加上個人化的理財健診,也能以主計處統計的退休家戶所需生活花費為基準,參照當前投資總額、未來通膨率及預估報酬率等數值,時時檢視退休金流準備狀況與執行進度。
至於病本風險部分,中國信託銀行投入大量資源,整合行內外各家保險商品條款與資訊,所貼心建構的保單健診,可協助彙整購買的全部保單,讓準退休族或退休族了解自身投保狀況,做好轉嫁未來大額醫療開銷的完善病本規劃,包括針對安養照護、醫療給付等目的成立信託契約,替退休生活添上雙重保障。
像中國信託銀行新竹區域團隊服務的客戶,許多是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科技新貴,又都是高知識分子,對於資產管理與傳承掌控有一套想法,不希望退休理財規劃的過程中,失去自主運用彈性。因此我們通常建議不妨善用「預簽型安養信託」,除了預設未來退休金流的給付方式,更可依據自己的退休進度或資產配置,決定每年投入多少資金在信託當中,尤其不只是單純的定存功能,可購買基金、債券作為理財投資一環,享受時間複利帶來的報酬增值機會。
當然退休理財規劃除了必須及早開始,越簡單上手越能貫徹執行,中國信託銀行最大優勢正是數位金融服務,包括「理財健診」與「保單健診」皆串聯行動銀行APP,隨時隨地使用手機就能追蹤規劃進度、簡易管理保單或掌握理財目標,同時透過預約專人諮詢按鈕,可直接跟理專溝通聯繫,一旦感到焦慮或害怕風險,得以依靠專業知識做出決定,穩健又安心地替退休生活打造永續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