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處理事情,發現某位專員已經不在位置上,想起了,3年前她帶來的一段故事

那天,老婆大人回來後,拿了一張紙,興沖沖的問我:「櫃台專員說,這個儲蓄險有6%的報酬率喔!我本來想說就直接辦了,但想說還是回來問一下你,你覺得如何?」

我:「喔?有那麼好的事?我看看⋯⋯」

理財專員推薦的儲蓄險。(來源:方格子/退休老杯杯)

算了一下,本金75萬元,1年可以給我1萬5千元的利息⋯⋯,這年利率不是只有2%嗎?趕快問了一下老婆:「妳確定那位小姐跟你說有6%的報酬率?」

老婆大人:「對啊,她一直說這個利率之前是7%,現在是6%,未來只會越來越低,再不辦,就來不及囉!」

我把算式拿給老婆看了一下,她看到2%的結果後,傻眼的說:「她一直說有6%阿!怎麼會這樣子⋯⋯」

我找了一下整張表,發現了上面有個數字,「保額:25萬」。如果用保額的6%來算,就是1萬5千元的數字。

我再問了一下老婆:「呃⋯⋯會不會6%指的是『保額』的報酬率,不是你投入本金的報酬率呢?」

老婆大人:「嗯,看起來是對的,但是她一直說6%、6%,也沒有說是什麼的6%,還好沒有當場就買了這個儲蓄險。」

最後,這張紙在墊完了我們晚餐的便當後,放進了垃圾桶內。

我知道,這個專員,絕對沒有騙人;儲蓄險,也不是什麼騙人的商品;我也瞭解,專員背負的業績壓力。只是她的話術所造成期待,與現實間的報酬率差額,仍讓我與老婆在上了一課後,對理專的所有建議有了更多戒心,也決定,絕不會投資儲蓄險。

將這個3年前發生的小故事,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不被話術所惑的定力,並具備在試算出正確資訊後,做出最適合自己決定的能力囉!

*本文經「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原文:投資隨記121_我不會投資儲蓄險的原因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