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早上去市場買菜,抱怨青菜又漲價,她開玩笑說:「要是我的年金也能跟著漲就好了!」

這句話看似玩笑,卻是許多退休族的心聲。通膨讓生活費不斷上升,如果收入不變,就只能縮衣節食。很多人開始好奇,勞保年金會不會隨著物價變動,自動「加薪」?

另一個例子是張先生,剛退休時他每月靠勞保年金過日子。新聞說物價指數上升,他立刻想到:「那我會領多一點嗎?」如果10年後,每個月還是領一樣的錢,那我的實質消費力不就降低了?

這問題的答案是「會的」。

CPI累計成長率達5%,啟動調整年金金額

勞保年金會隨著通膨調整,只是調整條件與幅度有規定。根據《勞工保險條例》,年金調整的依據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累計成長率」是否達到5%

簡單說,不是每年都調,也不是固定周期,而是要看從你「請領當年」算起,物價累計漲了多少。

勞保年金的調整機制是這樣,從你開始領的那一年算起,只要累計的CPI成長率達5%,就會調高一次金額,調幅等於你當時領的月金額,乘上該累計漲幅。

例如漲5.5%,每月領2萬元的人,就會多1100元。調整後金額會從5月起發放,6月底帳戶上會多一筆「物價調整」款項。

勞保年金並非每年都調漲

過去確實有啟動調整的例子。2024年,勞保局因物價漲幅高,調整了8個年度的年金,調幅從5.51%到7.59%不等,影響約85萬名勞工,是史上最多人受惠的一次。相對的,2025年則沒有調整,因為從2009到2024的累計漲幅未達5%。所以,是否調整,全看物價漲得夠不夠多。

舉個生活化的案例:小林阿姨從110年開始領老年年金,每月2萬元。到2024年,累計CPI成長率達5.51%,因此每月可以多領1102元。從那之後,重新起算累計漲幅,等到下一次再超過5%,才會再次調整。

這意味著,漲幅不足5%的年份,即使大家感覺物價變貴,也不會有調整。

想在通膨中好好生活?建議建立勞保年金以外的收入

對一般人來說,理解這個機制有助於規劃退休財務。勞保年金的抗通膨能力有限,因為它不是每年都漲,而是累積到5%才一次性調整。這段等待期可能長達好幾年,生活費早已上漲。因此,除了年金,最好還有其他穩定收入或投資,才能在物價持續上升的環境中維持生活品質。

想知道自己是否會調整,可以到勞保局網站查詢,看看自己的請領年度累計CPI成長率是否達5%。勞保局會公開公告,但不會寄通知單,所以有需要的話,自己上網查最直接。如果已經調整,存摺上會看到「物價調整」字樣,代表金額已經跟著變動。

總結來說,勞保年金確實有隨通膨調整的機制,但不是每年都發生,而是必須累計漲幅達5%才啟動。啟動後會依比例增加金額,並從那時起重新計算下一次調整的條件。也因此,政府的CPI指數與市場上實際的生活物價漲幅,會有一段不小的落差。

這是一種延遲反應的制度,能部分抵抗通膨,但不足以完全對沖物價上漲,因此理財規劃時不能只依賴它。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勞保年金會依據通膨調升嗎?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