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祭出關稅貿易戰的效應,已逐漸反映在相關數據上:就業人口與失業人數、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的降息次數增加。從目前情況來看,接下來幾個月,負面效應將從美國蔓延到其他國家。縱然高科技業及半導體業相對樂觀,也恐怕會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
這陣子,我在大賣場或與一般商家、攤販閒聊時,都感受到政府決策層與市井小民對經濟的體感差距。表面上的總經數字、股價指數,或高科技業的出口金額,都無法反映其他行業所面臨的困境。整體就業情況可能迎來寒冬,各位需要有心理準備。
我再次提醒各位積極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無論身處哪種環境或不同景氣階段,都有適合的金融商品,讓資產成長,或防禦不景氣與通膨帶來的減損。
美國股市的ETF數量已遠超上市企業數,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投資組合幾乎無法不將ETF列入考量,而且建議多入手幾檔,盡量分散風險。
原因在於,無論國外股市或債市ETF,選擇性逐漸增多,除了被動式基金,主動式基金ETF也逐漸嶄露頭角,績效突出,基金規模亦逐漸擴大,為不知如何挑選的投資人提供新選擇。
資本市場瞬息萬變,持續吸收資訊並嘗試不同投資方式,是投資人必須做的事。例如黃金、白銀、石油近來熱門,根本無需實際買入,透過相關ETF或基金,都是更方便的投資方式。
投資雖是長久的事情,但投資組合應保持彈性,隨時調整。追求長期穩健、可永續的投資報酬率才是目標。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