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主動式、被動式、主題式基金與ETF大行其道,已成為影響股市和部分個股漲跌的主導力量,前幾年的多頭趨勢也驅使更多資金湧入股市。此外,原本投入投資型或儲蓄型保單的資金,也開始轉向股市相關產品。換句話說,在承平時期,或在經濟景氣尚可的情況下,這些資金都是穩定市場的力量。

對於部分時間與精力有限的民眾而言,持續進行穩定、有規律的投資策略,藉由時間與複利的效果,對資產成長有十分正面的幫助。

若能挖掘機會、做出正確判斷並獲利,從中獲得成就感,也是一種不同的收穫。做好投資組合,並分配好資產比重,仍是最佳策略。

目前整體市場過於樂觀,因此還是要有適度的危機意識。高科技股、半導體與AI相關類股處在熱門狀態,股價本益比偏高。雖然趨勢明顯,但在配置比重上仍需留意,因為估值偏高,隨時都有可能修正。

至於許多傳產股,有些透過轉型、購併或調整獲利模式,重新走上坦途。這些公司配息穩定、毛利率成長,例如士電(1503)、卜蜂(1215)、大成(1210)、東元(1504)、光洋科(1785)、統一(1216)、統一超(2912)、寶雅(5904)、全家(5903),還有旅遊飯店類股,皆展現出良好的經營績效。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