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指數近期一路上攻,甚至創下2萬5263點(編按:9月16日大盤指數,之後已突破2萬6000點)的新高,市場熱度滿滿。
許多人看到新聞標題心裡都在想:「哇!行情這麼好,我的股票應該也跟著大漲吧?」結果打開帳戶一看,卻發現自己手上的持股紋風不動,甚至還在套牢。這種心情落差,想必不少人都經歷過。
當大盤漲、但你的股票沒漲時,該怎麼辦?
為什麼大盤漲了,我的股票卻不漲?
很多投資人都會疑惑:「台股都創新高了,我的股票怎麼還卡在原地?」
這裡有一個例子:
- 0050這類大盤ETF:反映的是台積電、金融股等權值股的整體走勢,當大盤熱錢湧入,這些股票率先拉抬,自然帶動指數創高。
- 個股:受公司基本面、產業趨勢、消息面影響,有時候會和大盤脫鉤。尤其是中小型股,資金進出更快,沒有熱門題材加持時,股價往往原地踏步。這不代表你的股票不好,而是代表「漲跌的節奏不同」。
因此,當你看到大盤漲時,不必急著覺得自己錯過行情,而是要去分析:你手上的股票,是短期冷門,還是長期基本面真的不行。
檢視你的投資組合
在這種行情下,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盤點自己手上的股票。問自己幾個問題:
- 這檔股票的基本面是否穩健?營收、獲利是否持續成長?
- 它所屬的產業,是處於成長期還是衰退期?
- 是否只是短期題材不熱,還是長期競爭力正在下滑?
如果答案偏向「短期冷門」,那麼就需要耐心等待市場資金;如果答案偏向「長期不佳」,就該考慮調整部位,把資金配置到更有潛力的標的。
指數投資vs個股投資
有些人會納悶:「是不是我應該乾脆放棄選股,直接買ETF就好?」這沒有絕對答案,但我們可以思考2個方向:
- 買ETF:像是0050、0056,能分散風險,追隨市場整體趨勢。大盤創高時,你幾乎不會缺席。
- 買個股:波動較大,但如果選到成長股,報酬率可能超越ETF。缺點就是容易出現「大盤漲,你不漲」的情況。
結論是:ETF和個股並非一定要二選一,而是可以搭配使用。你可以把大部分資金放在ETF 裡,確保不會落後大盤,再用少部分資金嘗試選股,增加獲利彈性。
面對落差的心態調整
看到別人因為ETF或權值股創新高而大賺,自己卻沒有跟上,心理難免焦躁。但投資是一場長跑,短期的比較沒有太大意義。重點在於:
- 你有沒有依照自己的規劃投資?
- 你的投資組合,是否符合自己的風險承受度?
- 5年後、10年後,你的財務目標能否達成?
記住一句話:市場上永遠有人賺得比你多,也永遠有人賠得比你慘。投資不是和別人比快,而是自己能不能保持穩定。
具體行動建議
- 定期檢視持股:至少每季回頭看看基本面,避免持有「沒有未來」的股票。
- 拉長投資時間:短期漲跌不代表最終結果,把眼光放在3~5年。
- 資金分散配置:大部分資金放ETF打底、少量資金放個股加分,讓投資組合更穩健。
- 調整心態:別因為錯過一段漲幅就亂了陣腳,行情永遠會有下一次。
耐心與紀律,才是最大的武器
台股創新高固然令人振奮,但對投資人來說,重點不是指數漲到哪裡,而是你的資產能否跟著成長。
當你發現「大盤漲、持股不漲」時,千萬別慌張,因為這只是市場常態。學會檢視組合、耐心等待、分散風險,才是真正能讓你走得長遠的方法。
*本文獲「Dway」授權轉載,原文:台股創新高,我的股票卻不漲?該怎麼辦才好!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