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新北市低調巷弄的天御集團企業總部,很難想像一間頗具規模的企業隱身在這麼不起眼的巷弄內。穿越各部門辦公室時,首先感受到的是鮮明的年輕氣息。呂明憲董事長指出:「天御的員工平均年齡約三十歲,學習力與可塑性強,這是我們成長的關鍵。」年輕化的人才結構,成為企業敏捷決策與快速迭代的核心動能。

從三度創業到組織成長

呂明憲的創業歷程並非一帆風順。2006年第一次進入電商通路販售飾品,因對產業不熟而告終;2009年二度創業設立沙發工廠,亦受傳統產業環境所限而停擺。吸取兩次失敗的經驗後,他於2010年以兩百萬元資金第三次創業,結合「電商」與「沙發」專業,確立「線上銷售 × 線下體驗」的經營模型,開出天御集團第一間家具門市。創業初期,他從銷售、製造、行政到物流配送一手包辦,逐步建立營運基礎。其後雖於2012年選擇重返校園,專注學業四年,但自2016年畢業後重新全力投入,團隊規模從三人擴至兩百多人,在台灣家具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天御模式」:年輕組織 × 多品牌 × 供應鏈一條龍

天御集團2025春酒,高階主管舉杯合影,共同慶祝年度成果,展望未來挑戰與成長。(圖: 天御集團提供)


呂明憲董事長以務實與創新並行:重用年輕人才,建立多品牌矩陣,覆蓋不同風格與價位帶;同時整合自有製造能力與全台配送的物流團隊,形成從設計、生產、體驗到到府服務的完整鏈條。面對家具電商的競爭環境,天御透過前端體驗優化與後端供應鏈穩定,兼顧時效、品質與成本控制,逐步累積口碑與市場動能。

多品牌思維: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

對於「為何需要那麼多品牌」的提問,呂明憲董事長以「需求分眾」回應市場:就像茶葉雖同為茶,卻有各自風味與擁護者;家具亦然,消費者的生活風格與品味多元,因此品牌必須清楚定位,才能真正對應市場需求。在這樣的經營哲學下,天御集團發展出多品牌策略,透過產品開發、視覺溝通與門市體驗的分工,讓旗下品牌展現出獨特風格與價值。「我們天御集團就是希望旗下的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風格與定位,以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呂明憲強調。這樣的策略不僅提升了營運效率,使品牌能以更精準的方式觸及市場,贏得消費者的認同與信任。

2022至2025年天御集團感恩晚宴合影,集團規模逐年成長,展現企業穩健擴張與團隊向心力。(圖: 天御集團提供)

利潤100、分享70,呂明憲成功方程式「利益共享」

『利潤100、分享70』,是呂明憲的成功方程式,也是天御集團的核心文化。他始終相信,企業存在的價值,不只在於營收的成長,而是能否讓員工、夥伴與社會因而共好。正因為他願意分享,員工感受到真實的收穫,團隊更具向心力,也讓企業能走得長遠。這份利他哲學,進一步延伸至社會責任:從支持國立體育大學優秀選手躍上國際舞台,到設立輔仁大學清寒獎助學金,幫助學子專心求學;再到關心育林國小,捐贈教學設備,完善學童的學習資源。

對呂明憲而言,最大的成就感不是個人財富的累積,而是看見員工因共享而成長、學子因資助而翻轉人生、運動員因支持而為國爭光。他深知,公益的力量不應僅來自一人,而應化為一股能量,影響更多人共同投入。未來,他期盼將『共享、共好,有錢大家賺』的理念持續傳承,讓公益與利益共享相互交織,推動企業與社會形成良善循環。這,才是呂明憲與天御集團最珍貴的經營哲學與永續價值。

「利潤100、分享70」── 呂明憲不僅帶領員工共好,更將企業成果化為教育與公益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