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高等教育的版圖上,即將出現一棟具有象徵意義的建築。這不是單純的新校舍,而是一個以「永續人才培育」為目標的教育場域。設計者,是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推動者,則是希望透過行動支持永續教育的玉山銀行。

九月的晴空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舉行「永續講堂」動土典禮。這座由玉山銀行捐建、安藤忠雄操刀的建築,投入七.三億元,預計二○二八年落成。未來,它將成為全台首座以永續教育為核心的專屬空間,標誌著教育、建築與社會責任的跨界合作。

安藤忠雄在動土典禮現場分享「永續講堂」的設計理念。(照片來源:玉山金控提供)

光影與自然的共生:安藤在教育建築中的最新作品

現年八十四歲的安藤忠雄,這次再度以「光影」與「自然」作為設計語言。雖然校地廣達六千坪,他僅使用其中八%,其餘留給樹木與湖水。建築的一樓設有大片落地窗,讓陽光與林木交錯,成為教學空間的詩意背景。

這座永續講堂規劃了一個可容納一百五十人的國際會議廳與多功能空間,並導入雨水回收、節能空調、智慧燈控等綠建築元素,正申請 LEED 與台灣綠建築認證。對安藤而言,這不只是建築作品,更是他在台灣近期最新的校園建築,也是一種教育價值的承諾。

他在典禮現場直言,希望未來有更多優秀學子在這裡獲得啟發,走向國際舞台,為台灣在永續領域「爭光」。對一位以公共建築聞名的建築師而言,這座校舍承載的不只是設計,更是社會使命。

永續教育的新平台

台北大學過去積極推動永續創新,強化永續研究量能、發展相關課程。校方規劃將永續講堂作為推動學程、舉辦國際交流與產學合作的重要據點。副總統蕭美琴也在典禮上提到,「我一直相信教育跟產業的連結是讓永續力量持續擴散的關鍵,未來更期待永續講堂除了是教育創新的新地標,更能成為企業與學術攜手合作的新典範」,副總統期待產官學一同合作,一起努力用知識跟行動來守護台灣永續未來。

在全球 ESG 浪潮下,「人才」被視為推動轉型的關鍵資產。台灣每年有大批學子投入環境、能源、永續相關領域,卻常缺乏具體的實作場域,玉山永續講堂的出現,結合金融資源與教育場域,正回應這樣的需求。

台北大學「永續講堂」動土典禮,產官學齊聚一堂,為台灣培育下一代永續人才。(照片來源:玉山金控提供)

超越建築與公益的意義

這場合作的背後,起點是一段偶然的相遇。二○一七年,玉山銀行在東京舉辦分行開業活動,安藤忠雄在現場受到玉山合唱團的表演觸動,自此與玉山建立連結。幾年來的交流,最終促成這座永續講堂的誕生。

然而,比起企業的形象工程,這座建築真正的價值,在於永續營運成為知識與人才的交會點。為達到此目標,在管理層面上,講堂設有管理委員會與執行小組,由玉山金控代表與校內行政主管共同組成,在既有合作基礎下,確保專業分工、有效決策;在財務制度上,所有經費依捐款管理辦法運用,機制透明確保長期穩定,此外融入教學研究與品牌經營,透過專題論壇、國際會議與導覽活動,期望不只成為師生參與國際永續議題的基地,也是產官學合作的新典範。

為下一代預留的一扇窗

當陽光透過安藤設計的落地窗灑入講堂,這不只是建築的光影效果,而是一道道希望的光芒,在全球淨零倒數的壓力下,永續需要的不只是資金與技術,更需要能夠跨界思考、勇於實踐的人才。

永續講堂的動工,只是起點。乘載著「培育人才」的使命,也提醒我們:教育、建築與產業的合作,或許正是台灣邁向永續未來的關鍵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