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壟罩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未知衝擊下,但整體經濟呈穩定成長,AI發展及綠色轉型帶動市場,其中台灣113年經濟成長率創10年次高,人均GDP亦新高。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114年預期在半導體擴產、AI需求、薪資調升下,經濟續穩健,成長率上看3%以上。

台灣處在世界市場的關鍵位置,國家施政重點包含四面向:一、創新領航,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及新創生態,推動兆元投資方案強化資本市場。二、均衡臺灣,規劃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推動地方創生廊帶、活化中興新村及淨零公正轉型2.0,縮短城鄉差距。三、投資人才,厚植半導體、AI、淨零等人才,推行雙語政策、吸引國際及數位遊牧人才來臺。四、法規鬆綁,推進智慧績效管理,並藉公共政策參與平臺擴大民眾參與。另整備國家檔案館,結合AI及雲端,預定114年底啟用。

國發會期望在立法與行政部門協力下,持續推動「創新經濟、均衡臺灣、包容成長」,打造「經濟日不落國」。

    施政方向與重點

    一、創新領航,提升競爭優勢

    • 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AI、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
    • 強化新創生態,設立兆元投資方案,促進公共建設投融資。
    • 國發基金積極投資,113年創254億獲利並帶動新創。

    二、均衡臺灣,促進區域發展

    • 規劃六大區域產業生活圈,如「桃竹苗大矽谷」、「大南方新矽谷」。
    • 推動地方創生廊帶,活化中興新村。
    • 推動淨零公正轉型2.0,平衡經濟與社會發展。

    三、投資人才,形塑國際競爭力

    • 厚植AI、半導體、淨零人才;推動雙語教育。
    • 吸引國際專業及數位遊牧人才,114年已延攬外國專業人才7.1萬人。

    四、法規鬆綁,優化經商環境

    • 七年累計完成2,394項法規鬆綁。
    • 建置公共政策參與平臺,累積20,163件提議、346件成案。
    • 國家檔案館114年底啟用,結合AI與雲端,促進資料開放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