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場漫長卻充滿啟發的旅程。從受精卵的奇蹟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擁有最完整、最旺盛的細胞狀態,那是一切可能的起點。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性逐年下降,健康漸漸不再是理所當然,而是一段需要刻意珍惜與守護的歷程。

我的名字是父親為我取的,蘊含了深厚的期待與責任。「明」這個字不只是光明,更是一種對自我要求極高的象徵:由「日」與「月」組成,象徵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意指我從小就得日夜努力、不容鬆懈,幾乎不允許自己有懶惰的空間。「智」的上半部是「矢」和「口」,可引申為文武雙全的修練,不但要練武功,也要練口才,加上下半部的「日」字,就是天天得修練不能間斷。

從小就覺得這名字像是在提醒我每天都要精進:腦袋不能停,嘴巴不能鈍,手腳不能懶,天天都在「練兵」,說真的還挺辛苦的,更關鍵的是我姓「宣」,這個字的本意就是「公開宣告」,不是私下說幾句話、不是寫封信悄悄告訴誰,而是要大聲地、站出來告訴大家。所以我的名字注定要我做個不斷學習與思考,並將所知與見聞大聲分享給更多人的人。

也正因如此,當我創立「宣捷」時就在思考「宣」與「捷」這兩個字,是否能完整說明我對未來醫療與健康的信念?「宣」代表的是責任──把對的事,用正確的方式,清楚地傳達給社會大眾。而「捷」,很多人以為只是「敏捷」之意,其實它不是捷報的「捷」,也不是競爭的「快」,更像是一條通往健康、快樂、聰明與長壽的快速而有效的路徑,真正能帶人走向百歲人生的「捷徑」。

我選擇投入超過20年的時間與心力,實際見證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帶來的轉變與希望,我想找尋醫療技術革新的任何可能,也想探尋生命價值的新定義。過程中常有人問我:「細胞療法真的是值得期待的未來嗎?」對此,我從不給模糊的答案,不吝於分享自己長期的觀察,如同我時常在演講中問大家的那句話:

與其追問未來人類能活多久,不如探問:我們能健康多久?聰明多久?快樂多久?

當我們將焦點從「延長壽命」轉向「延長健康」,就能更清楚地理解我鑽研細胞醫學的初心。真正的醫療從來不只是治病,細胞醫學的下一刻,也許就是我們重新定義生命與健康的起點,從根本改善人體機能、找尋自癒力的可能途徑,透過幹細胞的再生特性、免疫細胞的防禦潛能,以及未來精準醫療與基因編輯的進展,人們正逐步邁向一種嶄新的健康觀:不再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參與,與自己的身體攜手同行

人的健康觀常常在兩種路徑之間抉擇:一是在平日投注心力與小額資源照顧身體、預防疾病;另一則是在身體尚健康時較少投資於保健,直到真正發生疾病再把錢用於醫療。我希望透過本書傳達一個觀念:健康從來不是只在症狀出現後才值得關注的議題,而是一連串生活習慣所累積的結果

當我們在討論:每個人該預留多少支應老年可能需要的醫療費用?表面上是談錢,實際上是在談對生活態度。懂得提前照顧自己的人,是在為未來存健康;而忽略保健的人,可能是在透支未來的代價。

因此,真正的健康管理,不該只是等病出現時才臨陣應對,從平時就開始「練功」才是王道。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健康挑戰,我認為現代人需要學這套「組合拳」──從生命最小的單位「細胞」著手、從根本強化體質、打好基礎,讓身體具備自我修復與防禦的能力。

細胞治療的「組合拳」

現代人面對的健康挑戰越來越複雜,年齡增長帶來器官退化、免疫失調、慢性發炎,再加上生活壓力與環境影響,光是靠單一療法,往往難以完全改善。現代的醫療策略必須先了解自身細胞與免疫狀況,再依據個體差異,制定「加法」與「減法」並用的細胞治療計畫。

幹細胞擅長「加法」:補足、修復、再生,負責修復受損組織、強化機能,就像是屯田部隊打好軍營基礎、養足兵力。免疫細胞負責「減法」:清除外敵、調節免疫,如作戰部隊專責剷除體內異常,同時避免過度反應造成自體損害。

此外,外泌體的角色亦不可忽視,它如同康樂隊與文宣部,負責優化內部環境,潤滑整體運作節奏,幹細胞、免疫細胞與外泌體三者各司其職,如同為個人量身打造的健康策略,延緩老化與疾病的發生。

「細胞治療組合拳」不是理論上的臆想,而是許多科學家與醫療人員長年努力的成果:從實驗室到臨床,從技術突破到制度推進,每一步都來自眾人的堅持與投入。

這些年來,我看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日以繼夜地反覆驗證,只為讓技術更加完善;也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幹細胞療法得以重拾生活的節奏與尊嚴;更看見制度、法規以及社會大眾的觀念,正一點一滴地前進。

儘管這條路仍然漫長,需要更多時間、實證與耐心累積,但我們要更堅定地持續發聲、推動與實踐,才能夠讓這份理想一步步成為現實。

常有人直率地問我,投入了這麼多的時間與金錢,為什麼要對業界開誠布公,把獨門生意開放給大家,還登高一呼組織生技業的「Team Taiwan」?

我始終相信,對人類福祉有貢獻的醫學知識就應該共享,過去那些我曾走過的曲折、所付出的代價都是最寶貴的經驗,我總是笑著說:「除非你願意再花20年、20億再去試一次,否則就相信我已經幫你試過的結果。」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從來不是魔法,而是一門深具潛力的未竟之業。我們尚在摸索、尚在驗證、尚在打造一個更盡善盡美的醫療環境,只要我們不放棄對生命本質的追問,堅守對人類健康的責任,那麼這場醫學的變革就不會只是科學家的夢想,而將是全人類共同書寫的未來。

☛ 《先知幹細胞:從半導體到細胞產業,宣明智預見下一場生命的美麗新境界》感動上市:博客來誠品

書籍簡介

《先知幹細胞:從半導體到細胞產業,宣明智預見下一場生命的美麗新境界》
作者:宣明智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
出版日期:2025/08/20

作者簡介

宣明智
宣捷集團創辦人

曾任
公信電子董事長
工研院電子所作業部及系統產品部經理
聯華電子總經理/董事長/榮譽副董事長
矽統科技/智原科技/友訊科技董事長

曾獲
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卓越成就獎/傑出行銷經理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呂鳳章先生紀念獎章
資策會:傑出資訊人才
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博士/傑出校友

參與推動台灣半導體、資通訊高科技產業四十年,擁有美國專利五十項。成立並擔任三間創投公司董事長,親身參與成立百餘家新創公司,其中超過五十家上市上櫃,並有豐富併購及重整經驗。

長年積極推動體育發展,支持科技公益協進會培育青年高爾夫選手,並於五年前成立「攻城獅」球隊,帶動台灣職籃發展。此外,近期積極關注電動車產業,協助政府及產業攜手大步向前。

十三年前投身生技產業,推動幹細胞研究,致力於推廣細胞醫學革命。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