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平台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努力尋求能同時安撫華府和北京的交易案,如今它還面臨另一道逆風:過去賴以維生的廣告營收成長正在放緩。

表面上的原因是,廣告營收已經不是字節跳動主要營收來源。《經濟學人》指出,每月至少有1.17億美國忠實用戶使用TikTok,但美國市場對TikTok而言,並非特別賺錢的地方,原因與字節跳動,橫跨廣告、電商和AI的商業模式有關。

TikTok收入金雞母不是廣告?

外界總以為字節跳動只是一家靠熱門短片賣廣告的公司,但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估計,去年廣告收入僅佔其銷售額不到三分之一,其餘收入來自AI和電商。而在去年約1500億美元的全球營收中,330億美元的淨利潤,很有可能絕大部份都來自本土市場。

事實上,字節跳動自2012年創立以來,本質上一直是機器學習公司,先創建精準度極高的推薦引擎,才圍繞它打造商業帝國。

字節跳動購買輝達晶片比Meta還多

如今這個帝國正透過生成式AI擴張,不僅去年從輝達購得逾20萬高階AI晶片,比亞馬遜、Meta、騰訊都多,其大語言模型也在多個聰明度排行榜名列前茅,而中文聊天機器人「豆包」據今年8月統計,擁有1.57億用戶,是中國使用人數排名第一的AI應用程式。

而在電商方面,字節跳動已是中國第三大線上購物平台,僅次於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旗下的TikTok Shop在英國已是第四大線上服飾零售商,也控制東協四分之一以上電商市場,今年並揮軍巴西、法國、德國市場,但獲利模式尚未穩定,加上地緣政治敏感度,使美國TikTok上疊加AI功能更加困難,TikTok Shop在美國直到2023年才推出,比本土足足晚了三年。

然而,表面上業務多角化的風光,反映的是字節跳動賴以維生的廣告營收根基成長動能不再,必須尋找新成長引擎的迫切。

表面風光背後是廣告放緩和燒錢AI

中國財經媒體《第一財經》指出,2023年前三季,該公司廣告收入較前年同期成長約40%,但到了2024年前三季,成長幅度只剩不到17%。原因在於,字節跳動在本土市場正面臨經濟緊縮,不僅國內電商業務成長放緩,在地生活服務業投放廣告的表現也遜於預期。

因此,字節跳動逼不得已,只能向賣家和用戶提供更多促銷優惠,卻使利潤率下降,而開發豆包、AI業務持續燒錢,更使問題雪上加霜。

這使得國際市場承擔更多推動字節跳動營收成長的責任,但對廣告主而言,比起TikTok,他們更願意投放廣告在YouTube上。網路行銷公司Pixability分析,YouTube擁有數位媒體中最長的平均觀看時長,用戶通常開著聲音,以全螢幕模式在高度專注的環境觀看,代表廣告主有更多機會講述品牌故事、影響消費者。

由於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印度禁止使用TikTok,美國發展又充滿不確定性,且海外市場短期內恐怕也無法撐起營收之下,字節跳動只能把期望放在AI,即便在短期內仍會為利潤帶來壓力,卻是一條還能在國內市場保持競爭力的路。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Yicai GlobalPixabilityReutersThe Straits Times

核稿編輯:楊少強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