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剎價學:從百萬談判經驗揭開「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會談」

在高房價時代,買房早已不只是金錢問題,而是一場資訊與心理的博弈。許多年輕人辛苦多年,仍難以跨出購屋第一步。有人以為困境來自資金不足,但「談判大叔」陳侯勳卻指出,真正的關鍵往往是談判力,這項能力可能決定你是背負更多貸款還是省下數百萬元。

高房價下的無力感:買方為何總是弱勢?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 年全台住宅價格指數十年間上漲超過 50%,平均房價突破每坪 36 萬元。以台北為例,房價所得比超過 15 倍,全國房貸負擔率逼近 50%,遠高於國際建議的 30% 安全線。

在這樣的市場裡,買方往往處於資訊不對等與談判弱勢。多數人一生只會有一到兩次不動產交易,缺乏經驗與技巧;相對地,許多投資客與房仲卻熟悉價格策略與心理攻防。導致許多買方常因為一次不當的讓步,多花不少冤枉錢。

「台灣人花很多時間研究理財,卻很少學習如何坐上談判桌。」陳侯勳觀察,這正是許多購屋族陷入「努力多年仍買不起」的原因之一。

虧損到獲利的關鍵轉換:談判的逆轉心法

陳侯勳曾任 7-ELEVEN、富邦金控、遠傳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指定談判顧問,也曾參與超過千場以上商業談判,但他坦言,自己早年也曾因說錯一句話,賠掉一棟房子。

「那次經驗讓我明白,談判不是講道理,而是要掌握資訊與節奏。」此後,他將多年累積的成交案例與技巧系統化,整理成一套專為房地產市場設計的「房產剎價學」。

在一個台北市的中古屋買賣案例中,原本屋主對價格相當堅持,甚至還有其他人出更高的報價。不過透過談判技巧與節奏控制,談判大叔慢慢引導屋主,讓他逐漸降低心理預期,最終成交的價格甚至低於實價登錄兩成,比預期來得更理想。

「對方最後還特地握手感謝我,因為他真的覺得,這樣的價格,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好結果。」陳侯勳說道。

陳侯勳也分享成交的三個技巧:

1.沉默是最強武器:「最關鍵的資訊,往往在你閉嘴之後才會出現。」
2.避免過早拋出底價:「讓對方開第一槍,才有主導權。」
3.談判不是說服,而是引導:「真正的高手,往往不是你說服了對方,而是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

談判教育:

在各國企業中,談判早已是基本職能。但在個人生活中,這項能力卻長期被忽略。隨著房價與交易金額持續升高,談判力開始成為購屋族、投資人與職場人士的必學技能。

陳侯勳將多年談判經驗整理成《房產剎價學》,將 50 個實戰案例拆解分析,並提供談判腳本與法律文件範本,幫助一般人也能在房產交易中大幅降低風險。這也反映一個趨勢:談判教育正逐步從企業專業走向大眾市場,成為知識服務的新藍海。

「談得好」會讓你「買得起」又「買得好」

房市的價格漲跌不在個人掌控之內,但談判力卻能直接影響最終成交條件。對購屋族來說,買房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場談判的開始。

「好談判,不是硬拗對方,而是讓對方自己說服自己。」陳侯勳說。

「談得好」會讓你「買得起」又「買得好」

談判大叔《房產剎價學》,讓房市談判成為人人都可具備的專業能力。圖/談判大叔


想了解更多,請上課程連結:https://shaprice.tw/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