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剛上任,就大刀闊斧做出許多改革。除放話要買下格陵蘭和加拿大,國內政府機構也砍了許多人,搞得人心惶惶。

據聞,川普將對台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經濟部和企業都嚴陣以待。有鑑於此,台積電早在幾年前就已赴美投資,其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於2024年第四季量產,二廠目前也在規劃中。但這些投資仍沒辦法滿足川普,否則過年期間他不會表示說,台積電搶走了98%原本屬於美國的晶片市場。

台積電的全球布局

但我覺得台積電至少做對了2件事情:

第一、於2月12日首次於美國召開董事會,原定該會議訂於台灣召開,特別延後改於美國舉行,代表台積電和台灣對美國的重視。

第二、台積電去年重組董事會時,引進許多外國董事,台灣董事僅有3名,其中公司2名、國發會1名;另外7名獨立董事中,有6名都來自國外,台積電早有準備走向世界。

面臨全球化狂潮,一般台灣企業都習慣從台灣看國外,但台積電是世界級企業,所以能站在世界高度,規劃全球布局。

我相信美國必定是台積電未來的重點之一,畢竟股東、客戶、工廠、董事會都在美國,大家必須習慣這個事實。

台積電3大風險與挑戰

但短期內,台積電仍然有3大風險:

第一、高端晶片需求減少。過年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造成Nvidia股價大跌,台積電也接連受到影響。DeepSeek證明,可以用低價達成和OpenAI一樣效果,短期內科技業對高端晶片的需求很可能因而減少。不過,高端晶片的長期市場會更大,因此是短空長多。

第二、川普宣布美國將成立「主權基金」。為何美國要成立主權基金?我認為重點不是缺錢,而是要「宣示主權」。未來也不排除美國政府用主權基金,入股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或台積電的可能性。

第三、要如何才能滿足川普需求?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精神是要重振美國的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而台積電是高端製造業代表,川普當然會希望台積電至美國投資。

問題是,在美國投資並不划算,成本是亞洲3~4倍,且缺乏許多相關要素。但從川普近期許多措施上都可看得出來,他不會管這些困難,就是要硬幹。

川普的舉動會讓台灣和台積電都感受到痛苦,且相關供應鏈廠商都將受影響。除了資金如何調配以外,如何派人管理美國工廠,也是一大問題。

最近日本總理石破茂訪問美國,立刻宣稱要對美國投資1兆美元,基本上就抓住川普心理。這跟當初郭台銘董事長宣稱,4年內要在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是同樣道理。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先畫個餅,以滿足川普虛榮心。

展望2025年,所有企業管理理論都可能不再適用,每一個企業家都需要重修「地緣政治」學分!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