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藥華藥迎來關鍵的「獲利元年」,全年營收達 97.8 億元,年增率高達 91.5%。而這股成長動能,即來自旗下罕見血癌新藥 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 Ropeg 或 P1101)在全球銷售持續成長所致,推估全球目前使用 Ropeg 治療的病人數已超過一萬人。

藥華藥:台灣製造、惠及全球的全方位生技新藥公司

新藥研發是一條充滿挑戰的漫長道路,從實驗室發掘新成分、評估作用機轉、量化生產、劑型設計、動物毒理試驗,再到臨床試驗與最終上市應用於治療,平均投入時間至少十年起跳。然而,即使面對新藥研發的高難度與高風險,藥華藥的三位創辦人談到新藥與創建公司以來的心路歷程,眼中仍散發著光芒。

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回想創業歷程時表示,時值 1997 年,行政院國發基金投入新臺幣 200 億元資金,重點發展生技產業,加上民間企業爭相投入,看準臺灣生技發展潛力,藥華藥創辦團隊決定應邀歸國創業。

「世界上總要有一個醫藥,是華人做出來的,所以我們取名為『藥華藥』。」林國鐘指出,藥華藥從創建第一天,即致力成為台灣創新研發、台灣製造生產,並且把新藥推廣至全球市場的全方位生技新藥公司,「台灣一直都做代工,我們希望建立台灣自己的品牌跟價值。」

藥華藥成立初期即面對資金短絀的壓力。林國鐘表示,雖然當時台灣政府積極推動科技發展,例如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受惠政府政策支持,但對於生物科技產業領域的相關政策支持還在起步。

以科學家創新精神,研發更安全、有效的罕見血癌新藥 Ropeg

「最大的挑戰是沒有錢。找不到錢,一切都得靠自己白手起家。」藥華藥董事長詹青柳表示,三位核心創始團隊都是科學家出身,對新藥研發非常堅持,「科學人都比較執著,拼命地努力做事情,成立宗旨不是為了要賺錢,我們的樂趣在可以研究出新的東西,可以救病人。」

詹青柳表示,正因核心團隊有一致的信念與對創新研發的堅持,讓他們即使面對資金短缺,也能專心投入。「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又叫做孤兒藥,患者少,但需求很迫切!」正因罕見血癌的醫療需求極高,市場也更為集中,更仰賴藥廠深厚的創新研發能量。



藥華藥從眾多研發項目中,聚焦於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以治療罕見血癌的創新藥為研發方向,並結合嚴謹的科學與團隊合作精神,開發出副作用更低、藥效更長的創新長效型干擾素產品,不僅提高治療效果,也大幅降低副作用,讓患者更有意願持續接受治療。

「所有創新都是經過模仿來的。」林國鐘表示,「長效型干擾素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改良,讓藥物更安全、更有效。」團隊經歷從動物實驗到人體試驗的完整過程,以自行創新研發的定點 PEGylation 技術平台和突破性的化學耦合技術研發出新一代長效型干擾素藥物 Ropeg,成功突破傳統干擾素短效和副作用嚴重的限制,成功獲得美國 FDA 核准。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市面上其他長效干擾素藥物相比, Ropeg 副作用更低、藥效更長,可每 2 周注射一次,不僅提高醫師和患者用藥意願,患者也更容易持續治療並看到效果。目前,Ropeg 已獲全球約 40 個國家核准用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及歐盟等主要新藥市場並上市銷售,Ropeg 也是 FDA 第一個核准用於 PV 的干擾素,同時,也是 FDA 第一個核准「在無論病人之前是否接受過其他治療方式,均可以使用」的干擾素,成功讓全球更多病患受惠於台灣研發生產的新藥。

國際版圖擴展,藥華藥面臨營運痛點

隨著國際版圖擴展,藥華藥面臨另一個痛點:缺乏統一的管理系統。

林國鐘表示,藥華藥設有許多子公司,遍布美國、日本、韓國、中國、東南亞等地。「這樣的規模和需求,使得管理變得相當複雜。現在的世界變化快速,企業需要一個即時的 ERP 系統來應對這樣的挑戰。」

「原本我們對軟體需求並不重視,直到子公司發展起來,我們才意識到必須要讓所有資訊更整合、更透明。」藥華藥總經理黃正谷表示,隨著集團擴展,各子公司系統資訊不一致,也無法與總部同步,導致數據分散、資訊無法共享,內部溝通效率低;在生產管理與物料規劃上,也受限於系統無法達到最佳配置。此外,隨著業務國際化,現有系統無法應對各國法規、財務報表差異,且數據分析不足,影響數據洞察與決策速度。

因此,藥華藥決定攜手全球 IT 服務領導者 NTT DATA (台灣恩悌悌數據),啟動 SAP S/4HANA 雲端 ERP 導入專案,以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數位轉型的目標。

黃正谷指出,作為全球企業,藥華藥在選擇合作夥伴時,最重視三大關鍵特點:產業知識、全球化能力,與數據管理專業度。「 NTT DATA 不僅是跨國企業,全球專業團隊可以支持藥華藥的跨國業務拓展,在生技醫藥領域也有豐富經驗與專業知識,跟很多國際大廠合作,能夠為藥華藥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同時,NTT DATA 更能協助我們建立穩健的數位化基礎架構,為未來發展創造長期價值。」

導入 SAP S/4HANA 雲端 ERP 加速營運效率、佈局全球

「透過 SAP S/4HANA 雲端 ERP,我們能夠即時掌握各地市場的情況,並做出精確的計劃和調整。」林國鐘表示,導入 SAP S/4HANA 雲端 ERP 後,藥華藥的營運效能顯著提升,在供應鏈管理、製造產能規劃與財務、採購計劃等各方面都更有效率。舉例來說,以前要運算成本、藥價時,無法及時提出精確的數字分析,但透過 SAP 雲端 ERP,現在已能做到即時更新,「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的營收,都會立刻進到系統,大大提高管理階層的決策效率。」

藥華藥選擇導入 SAP S/4HANA 雲端 ERP,強化集團管理,實現全球資源整合,同時確保生產流程的合規性與品質標準,打造全方位世界級藥廠。

NTT DATA 台灣總經理謝禎國表示,此次 NTT DATA 與 SAP 一同合作,目標是協助藥華藥實現優化流程與國際標準接軌。目前全球醫藥大廠如默克、羅氏和 GSK 等企業都使用 SAP 運作。NTT DATA 在評估藥華藥的需求後,協助其選擇 SAP S/4HANA 雲端 ERP,確保系統能夠在台灣、美國與全球市場運作過程中,保持即時、穩定與可靠的性能。

而 NTT DATA 也憑藉在生命科學產業的深厚經驗,努力為藥華藥提供數位轉型的技術支持,並幫助企業在國際化佈局中取得競爭優勢。此外,NTT DATA 也協助藥華藥,達成符合美國 FDA 要求的電腦確效,協助藥華藥在從取得藥證到量產階段的迅速擴張,並優化製造與倉庫運作的效率,確保系統運行符合國際標準,從而提高其全球競爭力。

創新技術為本、數位轉型加持,藥華藥打造世界級藥廠

藥華藥未來的發展目標是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成為全球領先的藥廠,並專注於強化全球研發能力;同時,透過數位轉型,提升全球研發與生產能力。

林國鐘表示,藥華藥秉持台灣創新精神,並以研發“best in the class”、“first in the class”新藥為目標,深耕研發技能,致力研發出對病人「更有效、更安全、副作用更低、純度更高」的新藥。

在研發方面,藥華藥於 2022 年在美國波士頓設立創新研發中心(PIRC)。詹青柳分析,公司積極挖角來自美國生技醫藥產業經驗豐富的優秀科學家,與台灣的科學家合作開展早期研究,以拓展研發領域並加速新藥的開發過程。

藥華藥目前在台灣與美國已建立跨國的創新研發團隊,並積極尋找策略合作夥伴,推動 Ropeg 適應症擴展、PEGylation 技術平台應用以及開發頂尖創新藥。「藥華藥目前有超過 100 名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 72 位博士,我們在波士頓跟台北都設有研發中心,雙方進行全球性的科學研究合作。我們的目標是推動癌症治療創新,其中一項就是以我們的 Pegylation 技術平台作為核心,發展出更多領先全球的藥品。」

同時,藥華藥也將 AI 技術應用於新藥開發與新適應症發掘,透過更高效的數據分析,探索藥品、靶點與疾病的關聯性。在提升生產效能方面,藥華藥運用數位技術實現智慧化生產,確保供應鏈穩定。另外,為衝刺銷售業績,藥華藥也導入 AI 行銷計劃,利用大數據商業數據分析和因果 AI 模型篩選潛在病患,精確找到藥品使用者,並加強與醫療機構和醫師的合作,實現全通路行銷,提升行銷績效。

「數位化將是未來藥華藥拓展市場和加速新藥商業化的關鍵,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行銷覆蓋率,並積極探索更多國際合作機會。」林國鐘強調。藥華藥透過數位轉型,加速新藥從研發到商業化的進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品牌。

「我們秉持台灣精神,真正實現台灣創新研發、台灣生產製造,持續提供患者最有效且最安全的藥物。落實『 Taiwan can help!』,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新能量。林國鐘表示,藥華藥將秉持初衷,致力為患者提供最有效且最安全的藥物,並往成為世界級藥廠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