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追求AI投資競賽,需求達前所未有水準。人工智慧大廠OpenAI 13日宣布,與半導體龍頭博通(Broadcom)達成重大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設計、開發與部署大規模的客製化AI晶片。

此消息一出,博通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應聲飆漲超過10%。而就在前幾週,市場分析師早已盛傳OpenAI就是博通披露的那位價值100億美元的新客戶。儘管兩家公司在協議並未公開具體的財務條款,但這次合作代表著OpenAI在滿足歷史性雄心勃勃的AI建設計畫方面,又邁出關鍵一步。

深度合作長達18個月,專門最佳化推論負載

財經媒體CNBC的報導,OpenAI與博通的合作並非立即成功,雙方實際上已經祕密合作了18個月之久。這項合作的目標是聯合構建和部署10GW的客製化AI晶片,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與博通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在合作消息發布時一同指出,這類系統的複雜性已達到必須擁有整體的程度。這些客製化的系統涵蓋了網路、記憶體和運算能力,並且是專門為OpenAI的工作執行而設計。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共同設計的晶片將專門針對推論(inference)階段進行優化,並透過博通的乙太網路堆疊(Ethernet stack)進行網路連接。雙方計劃從2026年底開始,逐步開發和部署這些架設著OpenAI設計晶片的機架(racks)。

OpenAI戰略考量是控制命運與降低天價成本

OpenAI之所以投入資源設計自己的客製化晶片,核心目標在於降低運算成本,並讓基礎設施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Sam Altman表示,這項與博通的合作將提供巨大的運算基礎設施,以滿足全球使用先進智慧的需求。Sam Altman預估可獲巨大效率提升,這將帶來更好的性能、更快的模型、更便宜的模型。

設計客製化晶片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博通執行長陳福陽的呼應。陳福陽強調,如果設計自己的晶片,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尤其,OpenAI正在構建最先進的模型(frontier models),而在邁向越來越好的模型,並邁向超級智慧的發展藍圖中,公司持續需要最好、最新的運算能力。

市場估算,建造一座1GW資料中心成本約500億美元。輝達(Nvidia)目前定價來說,約有350億美元分配給晶片部分。設計自己的晶片,OpenAI可以將這筆龐大的開支有效掌控並發揮。此外,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還透露,公司甚至利用自己的模型來加速晶片設計過程並提高效率。

OpenAI的超級野心是33GW算力布局

這次與博通10GW協議,是OpenAI為發展巨大算力承諾之一,Sam Altman也暗示,這10GW僅是個開始。而OpenAI目前的運算能力僅略高於2GW。這2GW的容量已經足夠讓ChatGPT擴大規模到今天的程度,並開發和推出了影片生成服務Sora,以及進行了大量的AI研究。因此,未來33GW算力布局會有什麼樣的發展,令人難以想像。

3週來,OpenAI與輝達、甲骨文(Oracle)、超微(AMD)及博通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承諾總計約33GW算力。代表OpenAI正在業界進行一項歷史性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Sam Altman還預測未來運算需求的爆炸性成長,即使這10GW比當今全世界擁有的算力要多得多。但未來仍預計以極快速度和極低價格提供的高品質智慧,這將會被世界超快的吸收,並找到難以置信的新用途。

Sam Altman進一步強調,即便OpenAI今天就能擁有30GW、且品質與現有模型相當的運算容量。他認為就人們會做的事情而言,仍會在相對短的時間內使之飽和。因此,在這一次的合作中,博通成為生成式AI熱潮中最大的受惠者之一。這家公司向超大規模資料中心(hyperscalers)銷售其客製化AI晶片,即所謂的XPU。

儘管博通通常不透露大型網路規模客戶的名稱,但分析師在2024年就已指出,該公司的前3位客戶是Google、Meta和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而在2024年股價翻倍之後,博通的股票在2025年又上漲40%,使市值已超過1.5兆美元。如今,再與OpenAI的合作,無疑進一步鞏固了博通在AI基礎設施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本文獲得「科技新報」授權轉載,原文:輪到博通與OpenAI合作,攜手部署10GW晶片拉抬股價漲逾10%

責任編輯:陳芊吟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