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百年公股銀行,正以煥新的姿態,進入新世代的市場視野。

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全年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達1兆587億元,首度衝破兆元大關,改寫史上新高紀錄,宣示金融業獲利史已邁入下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然而時序進入2025年,在地緣政治、氣候變遷、川普關稅戰、DeepSeek橫空出世等因素下,加大全球股匯市波動之際,面對金融產業數位化服務與組織再造及全球經貿不確定及永續金融的挑戰,身為國內八大公股行庫之一的華南銀行,卻正邁開步伐穩健向前。

讓數字說話 展現「穩健成長」實力

作為一家百年銀行,華南銀行見證了台灣的經濟發展與企業全球化,在2024年銀行業面對利率波動、數位競爭加劇及ESG壓力三重挑戰之際,華南銀行逆勢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根據2025年第一季財報,華銀淨收益年增5.30%,為公股行庫成長第一,而在持續加強金融韌性因應市場不確定性下,稅後盈餘年增3.25%,為今年第一季以來部份稅後淨利正成長的公股行庫之一。 ROA(資產報酬率)為0.52%、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達到8.48%,雙雙站穩公股同業中上段班。而手續費收入方面,華銀更是透過強化財富管理及深化客群經營,截至5月,手續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領先其他公股同業。

這份亮眼成績背後,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華銀聚焦 「穩健經營、數位轉型、永續金融」 三大戰略的長期佈局與執行力。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陳芬蘭

穩健經營 風險控管與本業深化並進

過去在一銀任職約四十年,財務、金融市場背景出身的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新任董事長陳芬蘭可謂之關鍵推手,不僅擁有前台到後台的銀行歷練,在財務與金融市場部門浸淫多年,熟稔投資操作與培養市場高敏感度之外,後來轉任風管、授審處長,也以其沉穩風格深獲信任,全方位的金融素養與專業,讓她以更宏觀前瞻的角度來再度擦亮華銀這塊百年企業的招牌,並在2025年的全行經理人會議上,她便明確提出「四大願景」與「六大策略」,為華銀在「穩中求新」的路徑上,擘劃出清晰藍圖。

舉例來說,穩健經營為金融之本,因而在放款結構方面,華銀持續優化資產品質,逾放比降至0.16%,維持業界低點。此外,法人金融與中小企業放款同步穩健成長,企業放款餘額年增 3.9%,已連續八季保持正成長,展現其對本業經營的深厚底蘊外,更為華銀「穩中求新」的願景,奠下厚實基礎。

數位轉型 以韌性管理打造智慧金融體驗

要引領百年字號轉型並非易事,陳芬蘭卻有她獨特的領導哲學。她巧妙地以「桶箍」作為管理隱喻:強調經理人需在「適度拿捏」中凝聚團隊共識,才能在擁抱變革中保持方向一致與執行力,也因這種更柔和卻有韌性的管理方式,成為她成功領導華銀下一階段轉型的核心哲學。

不斷強調科技應用的重要性的她,也殷切期許全體一線經理與人員「主動學習新知」,並將AI、大數據、雲端科技納入日常業務。「科技不只是提升流程效率,更是營造優質使用體驗的關鍵。」在這般的願景下,「以客為本,智慧分群,雙翅展翼,全方位獲利」成為華銀轉型的主軸,更不僅善用AI將客戶進行智慧分群,提供更貼身理財建議與個人化服務,導入智能客服與APP生態強化,用戶活躍度顯著提升。

此外,華銀也積極推動「內部黑客松」與定期培訓計畫,集結跨部門數位人才,共同優化服務流程與產品。陳芬蘭更是最大的支持者,並視其為打造「數據文化」與增進創新能力的策略基礎 。

在由上而下的共識下,截至2025年Q1止,數位存款戶數累計約104萬戶,為公股排名第二,APP用戶突破200萬人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智能理財」業務自2020年開業至今年第一季之資產規模達19.2億元、市占率14.72%,為全業界第二名,展現出「智能理財」持續成長之動力。

推動永續金融、社會共好 為下個百年奠基

在推動、永續金融的願景中,華銀在2024年綠色授信金額亦突破新臺幣1,100億元,年成長約65%,期待透過金融影響力,加速社會轉型。針對內部治理層面,本行將ESG績效納入經營KPI,並結合員工績效考核制度。員工參與永續訓練比例達 100%,每人平均訓練時數為6.62小時,持續深化永續文化。2024 年全行導入內部碳定價政策,2025 年正式實施,使同仁建立碳有價的概念,強化節能意識。為落實共好理念,本行整合全體資源,以「公益參與、知識推廣、藝術文創、體育發展」為推動目標,透過慈善捐贈、商業捐贈及社區參與等形式,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積極投入「生態保育」活動,偕同員工、客戶一起守護自然環境。2024年度投入社會相關活動經費達新臺幣3億元,希望透過更多元的夥伴關係,實踐永續發展。

面對未來更加快速變動的金融市場與數位轉型浪潮,華銀不僅要穩健掌舵,更以數據導向的策略佈局,在成長與穩定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同時也在陳芬蘭的帶領下,進行一場從品牌、組織文化、科技應用到社會責任的全面蛻變,讓華南銀行不僅要保有百年底蘊,更要在下一個百年中成為「被年輕人喜愛、被中小企業依賴、被社會肯定」的標竿銀行,更重要的是,要與台灣同行,航向下一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