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場與時間同行的堅持。每一個小小的捐助,都可能成為遠方孩子的笑容、母親的希望,甚至是一個社區的未來。20 多年來,Nu Skin 如新善的力量慈善基金會透過「受飢兒滋養計劃」(Nourish The Children簡稱NTC),不只解決兒童飢餓,更用可持續的方式陪伴孩子跨越命運的界線。截至 2024 年 7 月,全球已累積購買並捐贈超過 8.5 億份蜜兒餐,將「善的力量」送往世界各地外,隨著疫後馬拉威之旅的再度開啟,更是見證了一包餐是如何改變生命。
「受飢兒滋養計劃」 如何成為改變命運的力量?
2002 年,Nu Skin 創辦人羅百禮(Blake Roney)拋出一個問題:「如果光靠捐錢不夠,那麼企業是否可以用商業的力量來救人?」這個疑問,化成一場具體行動,催生了「Nourish The Children」(受飢兒滋養計劃,簡稱 NTC),透過一款專為受飢兒設計的營養食品「蜜兒餐」(VitaMeal),提供飢荒地區兒童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電解質。這些蜜兒餐,透過 Nu Skin 的全球直銷體系販售,消費者購買並捐贈,再由 Nu Skin 合作的 NGO 負責配送,讓社會大眾從「買一包餐」開始,便能參與一場救命的行動,而飽受飢荒、疾病之苦的馬拉威,便成了這項計畫的核心國家。
初期,蜜兒餐僅是物資捐贈,在全球 65 個國家每日幫助 12 萬孩童免於飢餓,然而 Nu Skin 深知,單次的捐助只能治標,唯有系統化、在地化、商業化的機制,才有改變命運的可能。於是,2004 年,Nu Skin 與馬拉威著名慈善家拿破崙.容貝(Napoleon Dzombe)合作,在當地設立蜜兒餐工廠,不僅提供穩定的就業機會,更向當地農家採購玉米與大豆,打造「從土地到口中」的食物供應鏈。蜜兒餐是專為受飢兒設計的營養食品,由 Nu Skin 藉由營養科研專長,根據孩童的成長需求,精心調配出蜜兒餐所需的完整營養配方,相較一般救濟用的食物,只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讓生命得以維持,但蜜兒餐卻能使營養不良的兒童獲得健康成長所需的充足營養,以均衡營養讓生長條件受限的孩童得以健康茁壯,善的力量得以永續。短短數年,馬拉威不再只是受助者,更成為蜜兒餐的生產者、供應者與傳播者,讓愛與健康在土地上生根發芽。
公益不該只是單向給予 應轉化成可持續的影響力
朗朗分享著「受飢兒滋養計劃」的緣起,同時身為蜜兒餐逾二十年的購買並捐贈者,Nu Skin 夥伴暨善心大使楊凱棋坦言當初加入 Nu Skin 的契機,「就是被企業文化所吸引。」在應邀參與一場原住民文化團體的活動中,讓她感受到 Nu Skin 所關注的,不只是成功與業績,而是世界上需要幫助的角落,從中她也接觸到了「受飢兒滋養計劃」,就一路參與至今。
回想起剛開始參與公益時,凱棋分享自己初時對公益的理解僅是「把錢捐出去給需要的人」,至於這筆錢最終用在哪裡、是否真正產生改變,其實並不清楚也不關心。但在加入 Nu Skin、深入了解計畫後,她開始意識到,公益不該只是單向給予,而是應該轉化成可持續的影響力。而這二十多年來,經由 Nu Skin 持續地溝通與完整透明的數據報告,她更看見了自己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如何在馬拉威成為改變的力量。
今年,凱棋親自踏上馬拉威,親身走訪在地的蜜兒餐工廠、Nu Skin 長期支持的「家庭自立農業學校」(SAFI)、改善水源問題的「希望之井」水井建設,及讓飽腹的孩子能安心上學的教育資助,這些改變,讓蜜兒餐已不只是「一包食物」,而是涵蓋教育、就業、甚至家庭自立的整合方案,並在這塊貧瘠的土地,開出耀眼的希望。
「人們的眼神有光,無論是小孩或是大人,笑容都充滿自信,這是我過去從未感受到的力量。」她難忘一位農夫與自己作物合影時的驕傲笑容,和另一位女性靠著學習農作有成,改善孩子的營養,更存錢買了一台縫紉機,開始縫製衣服…點點滴滴不只是生活改善,更是夢想的實現。
教育、就業、自立 蜜兒餐背後的成長三部曲
過往,在募款信封、電視廣告中,非洲孩童骨瘦如柴、目光無神的沉重畫面,成了許多人對公益最初的印象,也曾是同為 Nu Skin 夥伴暨善心大使連靜雯對「捐款」的認知,然而當她與凱棋一起走進馬拉威,「我的整個世界觀被翻轉了!」原本以為會看到很多讓人鼻酸畫面,結果一到村莊,迎接而來的卻是一群跳舞唱歌的小孩,「他們笑得燦爛,眼神清澈有神,那一刻我才明白,照片傳達的,只是過去,而我面前的是希望的現在。」
「我們去的那天剛好是 SAFI 農業學校的畢業典禮,學生跳舞、唱歌外,還有位媽媽畢業生一手抱嬰兒、一手領畢業證書,整個氛圍像是一場充滿希望與榮耀的慶典。」當地人那種近乎本能的熱情與堅毅,深深撞擊著她,「他們不再只是等待救援的對象,而是正在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生命。」
在當地,蜜兒餐的包裝袋,被孩子們當作書包、便當袋、寶物收藏袋使用,「我們隨手丟棄的東西,是他們用來承載夢想的器皿。」在一場孤兒院的拜訪中,小朋友們送上了自己的手印畫,一張張稚嫩的掌印,從弱小到寬厚,傳遞了這 20 年來,一群孩子從營養不良走向茁壯成長的足跡。
從生存到生活,從生活到夢想,這一路跨越的,不只是時間,更是無數人的陪伴與堅持。凱棋特別展示了幾樣陪她走過 20 年公益路的紀念,從孩子們的手印卡、孤兒院的感謝畫到無數張來自受贈者的故事卡片,每一個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也是她最珍貴的收藏—「因為這些,是善的力量的證明,也是讓我持續的力量。」
不只是捐助 持續的陪伴打造在地永續的改變力量
這趟旅程讓兩人更加堅定要擴大影響力,化感動為行動,除了在社群平台、分享會、每月的團隊會議中積極分享,讓善的力量,一點一滴地擴散出去之外,她們也不約而同地強調,單一的善心是不夠的,唯有透過完整計畫與持續投入,才能真正幫到人。「善的力量要像水一樣,不是潑灑一次就結束,而是要不斷灌溉、滋養。否則,再多的同情也無法撐起一個生命的轉變。」靜雯強調。
難免也有人會質疑,台灣也有需要幫助的人,為什麼要支援馬拉威?凱棋表示,公益的界線不應該被地理劃分,只要是「需要幫助」的地方,就值得伸出援手,「況且蜜兒餐的影響力並不局限於馬拉威,也曾支援台灣蘭嶼、花蓮等地的孩童,甚至在全球發生天災時,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而 Nu Skin 長期關注台灣偏鄉、弱勢兒童的福利、健康、教育等議題,更透過各項慈善活動贊助,傳遞「授人以漁」的理念,接力善的力量。」
在馬拉威的最後一天,小朋友們追著車子奔跑,揮手告別,他們腳上沒有穿鞋,跑得卻比誰都快。從他們的笑靨中獲得最真摯的回饋,兩人由衷表示,「公益並非給予什麼,而是彼此能在愛裡共振。這不只是一場旅程,而是一場靈魂的覺醒。」
馬拉威的土地,見證了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善意,從一包一包蜜兒餐開始,累積出教育、工作、夢想,甚至重建了的未來,一如 Nu Skin 如新台灣及港澳總經理張雅婷所強調,「蜜兒餐不僅是溫飽,它可以改變生命,創造善的循環!」而每一個願意付出、願意理解、願意持續的人,都是這場奇蹟的一部分。因為善,不只是你給了什麼,而是你選擇了一起承擔,一起走下去!
受飢兒滋養計劃的免責聲明:
Nu Skin 是一間經營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的企業,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US)上市。受飢兒滋養計劃為 Nu Skin 集團發起,並在美國部分州以合資企業形式來登記的計劃。透過該計劃,Nu Skin 會員與客戶從 Nu Skin 購買蜜兒餐,並捐贈給慈善機構,從而幫助解決營養不良兒童的世界難題。Nu Skin 的蜜兒餐價格包含生產成本、一般間接費用、分銷及銷售成本。與其他產品相同,Nu Skin 會員會從蜜兒餐的銷售中獲得獎金,而 Nu Skin 會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