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綿密的捷運交通路網是帶動城市發展的催化劑。」這句話套入台灣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都市開發計畫「桃園航空城」,更顯見捷運擔綱關鍵角色的重要性。

航空城計畫土地範圍涵蓋桃園市大園區及蘆竹區,總面積達4564公頃,是政府為了提升桃園國際機場的經營,以及周邊再利用,由交通部與桃園市政府共同負責開發,採用都市計畫方式,投資超過5000億元,建構產業、商業、行政、居住、教育、娛樂、交通等完善都市發展機能,預估可新增30萬就業機會,創造年產值2000億元。

航空城陸續完工 桃園新黃金三角成形

圖/桃園航空城未來開發模擬圖/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今年7月,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桃園航空城計畫推動情形及成果」專題報告上強調,航空城開發計畫已經進入最關鍵的一年,多項重要基礎設施陸續完工,桃園市府也將積極改善區域交通動線、把關工程品質。

隨著航空城計畫各項建設逐漸收尾、完工,以及國際物流、航空輔助、綠色能源、生物科技、雲端運算、智慧車輛六大產業的廠商,相繼進入優先產專區設廠後,榮景指日可待。再者,桃園航空城以桃園機場為中心,帶動周邊青埔高鐵特區、大園客運園區的發展,形成桃園未來重點發展的黃金三角。

以青埔高鐵特區來說,近年在高鐵、機場捷運、商場等公私部門的重大投資,紛紛到位後,推升生活機能走向完善,因而發展迅速,吸引人口移入。至於近期受到關注的客運園區被譽為「航空城新都心」,則因航空城產專區招商效益顯現,開始吸引大量就業人口進駐(湧入),進而推升住宅需求,使有剛性需求的購屋族群外溢到客運園區買屋。

航空城新都心被規畫為提供航空城產業相關客、貨運轉運中心的新興商業區,以及航空城產業人士定居社區、高品質生態住宅社區。目前當地的低基期房價與低密度住宅規畫,相對於青埔,更能獲得首購族、置產族的青睞。

此外,桃園市政府預估全市人口於2051年可達到300萬人,因應未來人口增加,積極興建捷運,在既有的「三心六線」捷運路網上,進一步提出「桃園第二階段都會區捷運系統路網計畫」,獲得交通部核備11條路線。其中的輕軌「大園觀音線」,串聯航空城、客運園區、草漯重劃區,可形成新生活圈。

交通、產業添利多 升溫居住需求

捷運將為客運園區提升交通便利性,串接航空城的經濟成長,榮景指日可待(圖/業主提供)


在「大園觀音線」行經的區域,有地方民意反映桃園市府應加快完成這條捷運路線。為此,桃園市議員徐其萬在7月時,與立委涂權吉邀集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桃園捷運公司,會勘機捷A15站(大園站),要求市府積極推動「大園觀音線」。

徐其萬事後在個人臉書上說明,當年機捷A15站興建時,高架上已預留軌道岔口,但卻未沒有規劃它的走向。會勘的一行人,在A15站軌道岔口下方查看後,捷工局局長劉慶豐同意在今年年底桃園捷運二階路網展開檢討作業,將「大園觀音線」納入評估;未來可望利用A15預留岔口,延伸至客運園區。

劉慶豐說明,「大園觀音線」經過的客運園區、草漯重劃區,都是未來人口稠密區,他認為這條線可先興建A15站至客運園區,中間設置3個站,考慮以兩節車廂的方式,並於明後年進行小運量可行性評估,比較能獲得中央支持。

「大園觀音線」進度有所突破,將為客運園區提升交通便利性,再加上串接航空城的經濟成長、30萬個就業機會,進而創造就業利多、人口紅利,升溫居住、置產需求。

為此,桃園市府因應未來大量人口湧入客運園區定居,將大園雙語國中遷入此地,並新設航科國小,擴展教育量能;區域內也有多元的運動及休憩設施,包括店子埤、打架埤、甘蔗埤三大景觀生態公園,以及大園體育園區。

航空城計畫啟動後,桃園市府計畫在客運園區北側,自行開發「大園智慧科技園區」,預計引進智慧紡織、電子零組件、化學材料、機械設備、技術研發等產業,作為航空城的產業延伸。

航空城發展逐漸成形,各界看好客運園區的捷運交通、產業佈局、生活機能,在地方與桃園市府努力推進下,榮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