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房屋買賣糾紛時有所聞,從不動產詐騙屋況爭議、產權不明到履約的不確定性,層出不窮的問題讓買賣雙方均膽戰心驚。為此,信義房屋高雄建工店店長何柏勲以逾十年的豐富買賣仲介經驗,深入剖析房屋買賣糾紛的根源,並傳授消費者如何挑選房仲夥伴來提升購屋保障。

為何房屋買賣糾紛層出不窮?專家找出爭議關鍵!

「不動產交易絕非單純的買賣行為,而是一場重大的資訊搜羅,唯有做好充分的事前準備與風險評估,才能有效避免日後的爭議困擾。」何柏勲一針見血地道出房屋買賣糾紛的核心關鍵,並指出無論是買方或賣方於交易前都應掌握三大面向的完整資訊,方能降低爭議風險。

首先是稅費權益,許多屋主常發現賣房獲利竟不敵政府課稅,關鍵在於對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土地增值稅、房地合一稅等相關規定缺乏了解;其次是房屋市場行情的即時掌握,房市變化瞬息萬變,三年前的行情可能與今日截然不同,消費者必須持續更新市場行情資訊,才能做出正確的定價判斷;最後是屋況瑕疵的詳實的揭露與調查,這也是房屋買賣糾紛最多的領域。

他強調:「瑕疵範圍相當廣泛,從海砂屋、輻射屋、凶宅等重大瑕疵,到常見的漏水、龜裂等小缺陷。賣方與仲介人員必須履行詳實調查並盡告知義務,讓買方在交易前充分了解屋況。」

全程把關!預防屋況買賣糾紛與爭議的3大關鍵行動

「我們買一支刮鬍刀,付錢就能立即拿到商品;但買房子,付了錢卻不能立即擁有房屋所有權,這就是最大的差異。」何柏勲表示,正是這種時間差和複雜性,使得房屋交易更需步步為營與更完善的購屋保障;因此,他將交易流程分為前、中、後期三大階段,並列舉務必採取的關鍵行動:

階段一:交易前期,詳閱不動產說明書是關鍵

除了上述三大面向的完整資訊,買方還須詳閱並確認「不動產說明書」內容,了解房屋的所有注意事項,包括漏水記錄、結構問題,以及社區的公共設施現況等房屋資訊現況。

何柏勲透露,信義房屋的不動產說明書不僅詳載房屋本身的狀況,更會將已建置之特殊屋況資訊,比對周邊半徑約300公尺內的重要設施完整進行揭露。無論是正面的設施,如傳統市場、運動中心,還是可能造成影響的變電所、禮儀社等都會詳實記載。

至於未來可能的建設或變化,他強調信義房屋的謹慎態度:「如果是已確定的建設,我們會主動告知;但若是不確定的傳聞,我們不會給客戶不實的期待。」以高雄捷運黃線為例,在確切的站點位置尚未確定前,我們不會向客戶承諾相關的增值效益,避免日後產生廣告不實的爭議。

對賣方而言,無論屋主是否瞭解原始的建物資訊,透過不動產說明書同樣可獲得調查後的完整房屋資訊,有助於避免日後發生交易糾紛。

階段二:交易中期,即時掌握市場行情至關重要

「行情與樓層高度、方位、景觀視野等多項因素息息相關,每個成交價背後都有特定原因。」何柏勲強調,仲介人員應詳實揭露房價行情資訊,讓消費者了解價格差異的原因,同時協助買方了解要約、斡旋規則,確保出價策略的合理性;對賣方則應及時更新行情並定期回報銷售進度,適時調整銷售策略。

他以信義房屋為例指出,我們提供「DiNDON智能賞屋」與「AI智能配案」,使其能在線上了解房屋格局與空間比例,還可模擬屋內裝潢效果,協助客戶找到符合期待的理想住宅;同時也為買賣雙方提供「即時行情」服務,提供最近7日內列印的最新成交行情資訊,並定期向屋主更新市場最新動態和潛在買方的反饋。

階段三:交易後期,合約擬定與履約保證的關鍵時刻

「買賣雙方討論的所有細節必須完整寫入合約,尤其是特殊約定事項。」何柏勲特別提醒,應避免使用「現況交屋」這類模糊不清的條款,因為買賣雙方對於「現況交屋」的理解常有天壤之別,如:賣方可能認為是整間房子現況交付,不負任何責任;買方則理解為所見已知範圍內的現況,但隱藏或未知瑕疵仍由賣方負責。

他建議:「避免日後爭議的做法是具體列出每一項瑕疵及處理方式,如『主臥衛浴踏腳板有裂縫,客臥天花板有漏水痕跡,這些狀況由買方自行承擔』,並附上維修估價單,讓雙方對責任歸屬有清晰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交易安全,信義房屋與玉山銀行合作提供履約保證價金信託服務。何柏勲引以為豪地說:「不僅買方付款、賣方過戶、稅費支付等資金流向都在監管之下,有效防止不動產詐騙、資金挪用等風險,而且這項服務的費用完全由信義房屋承擔,不增加買賣雙方的負擔。」

SinyiCare十大守護服務,大幅提升購屋保障

交屋後才發現潛在屋況問題,是房屋買賣糾紛常見的導火線。信義房屋推出SinyiCare十大守護,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購屋保障。


去年,高雄許先生購入一間大坪數的中古屋,因家人也住在同一社區,且早年便透過信義房屋購屋,對品牌十分信任。當得知社區內有物件釋出時,便立刻聯繫信義的業務夥伴安排賞屋。

看屋當天,許先生對屋況感到滿意,屋主於售屋前重新整修,整體狀態良好,順利完成交易。

未料入住不久,便遇上大雨,屋內出現滲水及牆面潮濕、水痕與壁癌的情況。許先生隨即向業務反映,信義房屋隨即啟動相關漏水保障機制,協助聯繫合作廠商進行評估與處理,即便屋主已移居海外,整個過程仍獲得妥善協助。許先生也藉此機會一併翻新浴室,並對信義房屋的積極處理與後續服務深表感謝,並肯定業務在交屋後六個月仍持續跟進的專業態度。

何柏勲說:「漏水問題判定不易,特別是交屋後才發現的新漏水點很難歸責於原屋主,這也是信義房屋推出『漏水保障』的緣由。光是2023年,我們公司處理漏水保障的修繕費用高達千餘萬元,涉及三百餘件個案。」

他指出,交屋後才發現潛在屋況問題,是房屋買賣糾紛常見的導火線,這也是信義房屋推出「SinyiCare十大守護服務」的原因,除了產權調查履約保證價金信託服務等「事前預防機制」,還有針對台灣常見「房屋買賣糾紛」痛點的「事後服務保障」,如:漏水、蟲蛀、海砂屋、輻射屋、凶宅等,像是若房屋為高氯離子建物、高輻射建物、凶宅,只要符合保障條件,信義房屋承諾依保障約定最高至原價購入;而房屋漏水問題只要符合保障條件,信義房屋甚至不限屋齡及次數申請修繕,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購屋保障。

遠離房屋買賣糾紛與爭議,從選對房仲開始

房屋買賣糾紛多源於「資訊不對稱」和「交屋後才發生問題」,而選擇值得信任的房仲,是遠離房屋買賣糾紛與爭議的關鍵。


面對如此複雜且長時間的交易流程,選擇一位值得信賴的房仲也相當關鍵,但要如何挑選合適的房仲夥伴呢?何柏勲建議可從以下3點進行評估:

1. 公司體制優先:直營體系不僅能確保服務標準一致,還有完善的培訓制度與充沛的後勤支援,這是專業服務的基礎。以信義房屋為例,每位店長皆從基層業務歷練而起,累積豐富實務經驗才晉升管理職。

2. 檢視保障制度:優質房仲應提供具體保障方案,如信義房屋的「SinyiCare十大守護服務」包含漏水保障、履約保證價金信託等,這些制度不僅大幅降低交易風險,也讓仲介人員更有底氣去服務客戶。

3. 信任溝通為本:優秀的房仲夥伴應以誠實為本,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而非僅銷售產品。例如信義房屋是業界第一個推動「不動產說明書」制度和「成屋履約保證」,並於2023年升級推出「履約保證價金信託服務」的房仲業者,這就是以信任作為基石。

回歸根本,房屋買賣糾紛多源於「資訊不對稱」和「交屋後才發生問題」,而信義房屋的「SinyiCare十大守護服務」在交易每一步驟都做到透明、詳實,並提供完整的前、中、後期配套,方能真正避免日後爭議,讓每一位客戶都能「談得安心、買得放心、住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