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問題?血壓居高不下,全身水腫,胸口悶悶的,走路會喘,說不上來就是不舒服。如果您是慢性腎病末期患者或透析腎友,這些情況是可能存在的,而且是一個警訊!

最近剛好遇到幾個案例,跟大家分享!

案例1:全身水腫、排尿減少的病人

一位慢性腎病第五期患者,因眼睛突然失明被送到醫院,檢查發現收縮壓高達200mmHg以上。

抽血顯示嚴重氮血症(即尿毒指數過高),尿素氮超過100(正常上限約20mg/dL),肌酸酐值超過10(正常上限:男性約1.3、女性約1.1mg/dL)。

全身水腫明顯,胸部X光呈現急性肺水腫,近日亦有尿量減少情形。白話來說,就是腎功能已嚴重衰退,尿量減少使水分堆積體內,導致全身組織水腫與肺泡積水。

要打破這個窘境,唯一辦法是進行透析治療。最快速的是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短期內進行數次後,肺水腫可望改善,血壓下降,患者症狀亦能明顯舒緩。

但這仍然不足,患者需延長透析時間並增加次數,身體狀態才會逐漸趨於穩定,血壓也能維持平衡。多數情況下,患者最終仍需長期透析,這也是維持生命的唯一方法。

若有上述情況,請務必立即就診腎臟科醫師,情況危急時應直接前往急診。

案例2:對洗腎消極的病人

一位已經固定在洗腎的透析患者,尿素氮破百,肌酸酐也超過10。正常的透析處方一定是每週3次,每次至少4小時,這是維持生命所必須。但病人只願洗2次,每次洗3.5小時。

他的雙腳明顯水腫,血壓高達180mmHg以上,但病人始終覺得還好。我告訴他,只要恢復到每週3次、每次完整4小時的透析,一段時間後狀況就會明顯改善。

但他認為不用,甚至覺得目前這樣就很好。令人遺憾與憤怒的是,他這週2次透析都請假,一整個禮拜沒來洗!

我無法預測他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我們醫療團隊已盡力,但看到明明有機會讓身體好轉,卻忽視治療的重要性,實在難以理解。

案例3:腎病晚期卻能保持狀況穩定的病人

我的老病人,慢性腎臟病已經到末期,家人非常關心,手上的廔管(編按:用於血液透析)也裝好了。

一開始他聽信偏方,花了好幾十萬想治療腎病,結果身體越來越糟,也讓家屬非常生氣。

由於他的尿毒指數居高不下,第一次到我的門診時,我就當機立斷安排他接受透析。雖然他也是面臨血壓偏高和全身水腫的問題,我跟他說這些症狀在透析一段時間後會改善,確實後來也是如此,不知不覺就都好了。

除了每週固定時間必須躺床4小時洗腎外,其餘跟正常人沒啥兩樣,目前病人已經穩定透析1年半,狀況還不錯。

規律透析,能幫助患者維持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該有的生活品質,請各位多多保重身體。

*本文獲「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的貼文」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