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坐著,有個事實是我們確知的:坐太久有害健康。

久坐跟高血壓、膽固醇提升、整體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英國運動醫學期刊》曾刊登一份廣受大眾媒體報導的研究,其中調查了1萬1000名成人,發現每坐著看電視、DVD和其他有螢幕的科技產品1小時,預期壽命就會減少大約20分鐘。

知道了這點,就讓我們來談談站著開會的好處。

站著開會的好處有哪些?

密蘇里大學教授艾倫·布魯頓(Allen C. Bluedorn)和同事做了一項研究,在實驗情境中比較站著開會和坐著開會,總共分析了100場各5人參與的會議。雖然開會品質沒受到開會形式影響,不過坐著開會耗費的時間比站著開會長34%。

換句話說,站著開會只需相對少上許多的時間,即可達到相同的品質。在站著的會議中,參加者回報的滿意度也比較高。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2位研究人員安德魯·奈特(Andrew Knight)和馬克斯·拜爾(Markus Baer)近期研究了45個小組,每組各有3到5個人,研究中分為站立和坐著2種情境,參加者的任務是在30分鐘內構思和錄製大學招生影片。

整體而言,研究人員發現站立會議的合作狀況更好、比較沒有想獨占創意的狀況、更願意考慮他人的點子,也有更多交流互動。從這項佐證可以得出結論:站著開會是值得會議主持人考慮的工具。

站著開會該注意什麼?

要站著開會的話,請謹記幾個注意事項:

1.小心開會長度,大家願意站著的時間總有極限。這方面沒有專門的研究,但我建議控制在15分鐘左右,這樣應該不至於疲勞,也能避免健康的人無形中較占便宜。

2.如果嘗試站著開會,請密切留意出席者的體格差異是否造成任何不妥的互動方式。例如,避免超過190公分的出席者令身高不到160公分的出席者感到畏懼。對於這類狀況,一種可以考慮的解決方式是準備能稍坐的高腳凳,但不提供桌子。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高效開會聖經

延伸閱讀:賈伯斯、歐巴馬都愛這樣開會!「走動式會議」讓同事更專注、溝通更坦誠

書籍簡介

《高效開會聖經:99%的會,其實都開得不對!》

作者:史蒂文·羅吉伯格
譯者:陳思穎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5/08/26

作者簡介

史蒂文·羅吉伯格(Steven G. Rogelberg)

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管理學、心理學及組織科學教授。曾任組織心理學博士班主任。

擁有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校長講座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榮銜,無論在美國國內或國際上都有跨領域的傑出貢獻,曾獲組織心理學協會(Alliance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會員推舉擔任秘書長。他已發表超過一百篇論文著述,探討的主題包括職場會議、團隊效能、員工投入度、組織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散見於《洛杉磯時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衛報》、《國家地理雜誌》、《科學美國人心靈》、《富比士》等報章雜誌與節目。除了研究和教學之外,他也接受企業組織的諮詢,這些公司的規模有大有小,包括IBM、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寶僑家品、威富集團、西門子等等。

他亦接受世界各地大學的邀請,前往擔任客座學者和客座講師,現為《商業與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以及《人才管理入門》(Talent Management Essentials)系列書籍的主編。

羅吉伯格教授另創立並主持幾個大型外展計畫,聚焦於非營利組織的健康與成效,服務的非營利組織超過兩百五十個。

曾經榮獲美國工商與組織心理學協會(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的人道精神獎和傑出服務獎、國際心理學榮譽協會(Psi Chi)的年度教授獎、博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師鐸獎,以及洪堡研究獎。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