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晚刷牙是最普通不過的日常,但在牙醫師眼中,能真正做到「清潔到位」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從臨床角度來看,許多台灣民眾對口腔健康仍抱有「痛了再看牙」的觀念。維星牙醫院長吳若苹觀察指出,「在門診,常會看到不少病患即使已有牙齦出血或敏感不適的症狀,也會拖延就診,進而導致牙周病惡化甚至出現不可逆的牙齦萎縮情形。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其實來自日常清潔不足,尤其齒縫與牙齦線處的清潔最常被忽略。」
針對牙齦邊緣與牙齒間隙的清潔,「貝氏刷牙法」(Bass method)是被牙醫廣泛推薦的潔牙方式,強調將刷毛以45度角對準牙齦邊緣,進行短距離的水平震動,以達到深層清潔;然而,這套方式雖然原理簡單,實務上卻困難重重,除了多數人難以穩定掌握正確角度與力道外,刷牙時間不足、手部控制不穩等,皆會導致清潔效果不理想,「尤其對兒童與長輩來說,這樣的操作更是難以長期維持。」吳若苹說。
智慧科技直擊潔牙死角 引導使用者養成正確的潔牙習慣
看見多數人「想刷乾淨卻力不從心」的困境,飛利浦PHILIPS Sonicare音波電動牙刷因應而生。飛利浦PHILIPS Sonicare音波電動牙刷,結合臨床牙科專業與創新科技,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日常健康夥伴。有別一般大眾認知的電動牙刷,飛利浦Sonicare牙刷的一大亮點,就是每分鐘高達31,000次的音波震動頻率,透過「音波流體潔力」技術,高頻振動驅動口中的唾液與牙膏水流深入齒縫與牙齦線清潔,帶來高達7倍牙菌斑清潔力,其清潔原理與牙醫臨床洗牙相似。針對牙齒敏感不適不敢好好刷牙的族群,飛利浦PHILIPS Sonicare 2025年全新推出「抗敏Pro 鑽石護敏刷」,經親測實證具高達97%牙齒敏感族群認同刷牙過程舒適,即便牙齒不適,也大幅提升居家牙齒清潔效率。
此外,為了避免清潔過程,對於牙齦的不當傷害,飛利浦Sonicare也貼心搭載了壓力感測功能,可即時提醒使用者刷牙力道是否正確,避免敏感牙齒刷太輕影響清潔效果,也防止過度施力傷害牙齦;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不同族群,飛利浦還開發了多種刷頭與模式,以全新抗敏Pro鑽石護敏刷為例,搭配2025年全新推出的「S2棉花糖護敏刷頭」,刷毛每根細27%、密度提升2倍,有效降低60%刷牙時對牙齒(牙本質)的磨損風險,確保潔牙舒適度。此外,抗敏Pro鑽石護敏刷更導入最新的「專業護齦模式」,透過 2 分鐘高低頻與輕重力交替清潔,以及 1 分鐘低頻輕柔按摩牙齦線的設計,達到「淨護合一」的口腔細膩呵護,4 週有效提升牙齦健康,讓敏感族群也安心潔牙同時擁有健康的牙齦。
這些設計不僅補足了貝氏刷牙法在操作上的困難,更透過智慧科技,引導使用者養成正確的潔牙習慣,從刷牙的每一個細節出發,讓潔牙變得更聰明、更精準、更溫和,也重新定義了潔牙習慣與方式。吳若苹補充,「對有牙齒敏感症狀的患者來說,選擇刷毛過硬或使用不當的手動牙刷反而更易加劇牙齒健康問題。」因而像飛利浦Sonicare為敏感族群設計的柔軟護敏刷頭與智能模式,反而能提供更安全、更溫和的潔牙體驗。「我會推薦給所有族群使用,特別是牙齦敏感或想改善清潔死角的患者,這樣能幫助他們從根本做好口腔保健。」
從消費性電子轉型為健康科技 重塑消費者與健康的互動關係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飛利浦過去是消費性電子品牌的代名詞,從電鬍刀到電視機都家喻戶曉,然而近年來,飛利浦借助創新科技,從「創新於心、關懷眾享」(better care for more people)的願景出發,逐步轉型為健康科技領導品牌,專注於醫療設備、個人健康與家庭照護領域,進一步細究這樣的轉型,背後並非僅是單純的產品改造,而是從根本思維出發,將醫療專業、科技創新與個人健康管理結合,重塑消費者與健康的互動關係,以擴大關懷影響力。
對此,飛利浦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暨健康生活事業群總經理吳品慧表示,這樣的轉變來自對「預防醫學」的深刻理解與承諾。「我們從消費性電子品牌走向健康科技,正是因為預防醫學與個人化健康管理的意識抬升。以飛利浦Sonicare為例,它不只是牙刷,更是一種健康生活的工具,透過創新的音波潔牙科技、智慧感測系統與與牙醫專家的深度合作,能夠幫助消費者每天在家就能輕鬆落實專業等級的口腔保健。」
此外,「Sonicare的研發並非單點突破,而是「從牙醫診間到日常洗手台」的整合思維。」吳品慧指出,飛利浦不只與國際牙科學會合作進行臨床測試,也深入洞察亞洲人特有的牙齒敏感問題與潔牙習慣,從而設計出專為亞洲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功能與工具。「未來,飛利浦更計劃將AI人工智慧與個人化健康數據應用整合至口腔產品中,以場景化、個性化及智慧化的方式讓消費者可以追蹤潔牙習慣、獲得健康建議,真正實踐主動健康管理的生活方式。」
口腔是健康入口 預防絕對勝於治療
正因「口腔是健康的入口」,與其事後補救,不如從日常做好預防。吳若苹不忘提醒,「除了養成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或牙間刷、定期洗牙與看診的習慣外,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牙刷工具更是關鍵。特別是口腔健康管理應納入日常健康理財的一環,從選對工具、養成習慣開始,就能有效減少未來高額的臨床治療支出。尤其在科技輔助下,電動牙刷早已不只是代替手動的「懶人工具」,而是融合醫療原理、個人化設計與智慧監控的健康設備。」
「我們希望做的不只是賣一支牙刷,而是幫助人們從『齒』開始,真正掌握自己的健康。」吳品慧強調,「這樣的理念,正是飛利浦作為健康科技領導品牌的核心價值—不只是關注疾病,而是從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開始,以更好的關懷幫助更多消費者建立主動照護健康的能力!」
註解1-高達97%牙齒敏感族群認同刷牙過程舒適:根據第三方獨立研究機構,針對155位有牙齒敏感狀況(牙齦炎, 牙齦出血、紅腫、脹痛)的手動牙刷受試者,使用飛利浦電動牙刷一天使用2次,使用4週的主觀感受評估結果,實際使用效果因人而異。
註解2-每分鐘31,000次震動:使用Gum pro(護齦)模式,根據飛利浦實驗室測試結果
註解3-7倍牙菌斑清潔力、4週提升牙龈健康:根據飛利浦實驗室驗證,護齦系列音波電動牙刷HX3681與HX3892在產品功能上相同 (包含振動幅度與頻率皆一致) 。根據IRB 批准的臨床試驗,使用 HX3681 搭配 C2 牙菌斑清除型刷頭,與使用手動牙刷相比,一天使用2次,使用4週的結果;實際使用效果因人而異。
註解4-刷毛每根細27%、密度提升2倍:飛利浦S2(智能超細抗敏)刷頭對比C1刷頭,基於兩者對比的規格參數,通過植毛加計總數對比以及刷毛粗細平均值對比分析結果。
註解5-有效降低 60% 刷牙時對牙齒(牙本質)的磨損風險:根據獨立第三方實驗室的研究,搭配 S2 刷頭和使用 Sensitive 敏感模式的HX3892電動牙刷與手動牙刷相比,對牙本質的磨損減少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