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覺得最近記憶力大不如前,或情緒總是低落?別懷疑,你餐桌上的「方便」,可能正悄悄偷走你的大腦健康。在這個凡事講求快速的時代,隨手可得的可頌、速食、微波餐,看似是完美選項。

但科學已證實,這些「超加工食品」(UPF)正逐步侵蝕我們的認知功能與情緒迴路。2019年《Public Health Nutrition》專文指出,UPF多為工業配方,富含高糖、高鹽、高油及添加物,而原型食材比例極低。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成年人平均超過一半熱量來自UPF,連60歲以上長者也有近51.7%。這份便利的背後,是腦力長期被消耗的代價。

記憶力下降、專注力渙散?

小心,這不是單純老化。如果你總覺得健忘、專注力下降,可能不只是年紀問題。2023年《JAMA 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研究追蹤逾萬名35~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驚人:高UPF飲食組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組快28%,執行功能更下降25%。這意味著,長期依賴UPF會讓你的「腦力退化」提早報到。

另一項研究也證實,中年人每多攝取10%的UPF,未來發生輕度認知障礙或失智的風險就會上升;若能以天然食物替代部分UPF,失智風險則顯著降低。

心情低落、快樂不起來?

原來「吃」也能影響情緒。2023年《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研究發現,高UPF攝取者的憂鬱症狀顯著較高,且腦部管理情緒與獎賞的區域(如扣帶迴、杏仁核)灰質體積減少。

長期高UPF飲食不僅增加憂鬱風險,甚至削弱對快樂的感知能力。零食與速食帶來的短暫快樂只是表象,長期可能讓大腦失去感受快樂的能力。

失智症不再是老年專屬,中年飲食習慣才是關鍵。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統合分析超過50萬人數據,發現高UPF攝取與罹患失智症(含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風險增加44%有關。

2025年哈佛與復旦大學研究顯示,每日攝取約11份UPF的成年人,出現帕金森氏症早期非運動症狀(如便秘、睡眠障礙)的風險,是低攝取者的2.5倍。這些都顯示UPF可能在無形中加速神經退化。

為什麼超加工食品會傷腦?研究揭示3大機制

  1. 慢性發炎:UPF的高糖、高脂、乳化劑及人工甜味劑會引發低度慢性發炎,進而導致神經發炎,加速阿茲海默與帕金森病理進展。

  2. 氧化壓力:油炸與高溫加工產生自由基,缺乏抗氧化營養素,使腦細胞DNA與膜結構受損,最終導致腦萎縮。

  3. 腸腦軸失衡:2025年《Nutrients》研究指出,UPF會改變腸道菌群,減少益菌,增加腸道通透性,引發全身性發炎,進而透過腸腦軸影響情緒與認知。

簡單來說,UPF對大腦是三重夾擊,全面削弱防禦力。

立即行動,吃回健康的大腦

  • 改變主食:三餐以全穀、蔬果、優質蛋白為主,讓UPF成為偶爾配菜。

  • 增強防禦:每日至少5份蔬果,搭配橄欖油、深海魚,補充多酚與ω-3脂肪酸,對抗發炎與氧化。

  • 養護腸道:多吃益生菌與膳食纖維食物(如優格、泡菜、燕麥),減少高糖高脂零食,從腸道改善腦健康。

正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2024年飲食指引》強調,健康飲食是維持大腦功能、延緩認知退化的基石。超加工食品的危害不僅是體重增加,更是腦力、情緒與記憶的全面流失。從認知下降到失智症,科學證據已不容置疑。

今天就開始,少一份速食,多一份原型食物,你的大腦會用更清晰的思緒、更穩定的情緒回報你。你準備好為大腦做出更好的選擇了嗎?

*本文獲「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