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96歲高齡辭世。當全世界都還在論定她對英國的貢獻和預測英國皇室未來的時候,新聞中的一句話引起我的注意:「她辭世前一天,還在接見英國新任首相,還有新聞說她跑去騎馬!」

這就表示,她過世之前僅僅只有臥床半天至1天(相較於台灣平均臥床8年)。

每次講到英國女王的例子,總會有人反擊我:「你都講特例啊,她那麼有錢有權,一定可以接受最好的醫療。」欸,其實台灣的醫療也不惶多讓,但我們先不討論誰的醫療比較好,先來看看女王的日常生活作息。

女王的3大健康習慣

1.飲食:少吃澱粉。女王盡量不吃馬鈴薯、麵條、米飯等精緻澱粉,吃東西都有所節制。早餐只喝一杯紅茶加牛奶,下午茶吃堅果、黑巧克力或莓果(水果),午晚餐吃烤蔬菜、沙拉,搭配烤魚或是烤雞。順帶一提,這也是「麥得飲食」的標準。

2.運動:每天起床做伸展操,遛狗時順便健走。為了體態好看,利用騎馬和瑜珈想辦法讓自己不駝背。

3.抗氧化:注重防曬,出門會戴帽子與化妝。

台灣人65歲退、平均壽命78歲,但平均臥床8年⋯

回到「女王臥床的日子並不長」這點,也許這個例子是真的極端了點,但誰不想要「臥床期間越短越好」?

臥床期間,也正是所謂的「不健康餘命」,隨著台灣人的壽命增加,結果不健康餘命也跟著增加。

有一天我突然算了算,台灣人平均壽命是78歲,國人平均退休年齡是65歲。那不就表示,65歲退休之後,如果還是要扣除平均8年的臥床時間,不就只剩5年(從65歲到70歲)可以好好玩樂嗎?這也太慘了吧!

如果沒有臥床,我們其實還可以再多玩8年。而且,如果可以更健康,想必壽命還有機會超過78歲!

你不要想說「活那麼久幹嘛」,如果你曾經到公園走走,就可以同時看到一樣是80歲,有人在那裡下腰、拉單槓,也有人是坐輪椅被推去曬太陽。像我環島演講就曾經看過好幾個完全看不出來已經60、70歲的社區志工,還有在我面前秀太極拳的103歲爺爺,以及社區據點整個班平均九十幾歲的長輩們一起打鼓跳草裙舞。

所以「活多久」其實並不是重點。我覺得「老」並不是像花一樣枯萎,而是像樹一樣的增加年輪。對我來說,年齡都只是個數字而已,我更在乎的是「生命力」。

大腦之所以會有皺褶,想必是來讓你存放回憶、故事,還有愛過的痕跡。如果可以,趁年輕多累積一點理財知識、生活技能、人際關係、健康存摺,也許你也能跟我一樣,很期待自己變老的那一刻。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書籍簡介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作者:胡廷岳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25/07/01

作者簡介

減藥藥師 胡廷岳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畢、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現為全職講師、作家、衛教訓練顧問。是少數同時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預防醫學,並深入第一線,協助民眾預防因慢性病臥床的專家。

同時是「2023年TEDx演講者」、「2024年未來大人物」、「台師大社會實踐獎2024年度得獎人」,曾出版醫療保健類暢銷書《吃藥之後,然後呢?》(印刻)。

◆個人網站:nonohu.com/
◆Podcast:搜尋《減藥的說》
◆Facebook:搜尋「減藥藥師 胡廷岳」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