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廿八是24節氣中的大暑,是傳統說法中一年裡最炎熱的日子,也是調理身體、迎接秋天的關鍵轉折點。本文整理2025大暑習俗、禁忌、消暑、養生食物、開運秘訣等完整資訊!
大暑節氣
大暑是24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通常在7月22日到24日之間。大暑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大暑意思代表著「極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
大暑節氣時,二期水稻開始插秧,此時是喜熱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民間有「大暑要熱透,才有好年冬」的說法,若大暑時氣候炎熱,就代表當年度會有好收成。
大暑習俗
大暑當日並未有特殊的習俗,但大暑前後正值「半年節」,因此有些家庭有吃「半年圓」的習俗。此外,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得道日,六月二十四則為西秦王爺聖誕。
- 半年節(農曆六月十五日):吃「半年圓」,用糯米粉加紅麵搓成的甜食,象徵團圓甜蜜。
- 觀世音菩薩得道日(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3大祭典日之一,有點長明燈祈福的習俗。
- 西秦王爺聖誕(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西秦王爺為北管戲曲之神,北管樂師或戲曲從業人員會舉辦祭拜活動。
- 關聖帝君聖誕(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信眾會準備壽麵、壽桃等祭品祝壽,祈求財運、事業、學業順遂,寺廟則會舉行三獻禮等祭典儀式。
大暑禁忌
- 避免長時間曝曬:大暑天氣過度炎熱,不宜在外曝曬太久,避免紫外線過高影響皮膚組織。
- 室內冷氣不宜開太強:室內開太冷室外太熱,容易溫差變化大導致頭暈。
- 忌辛辣與油膩食物:吃太辣或太油容易上火導致腸胃不順。
- 忌食冰冷食物:大暑天氣悶熱,倘若吃太冰冷的食物容易頭暈頭脹,建議喝溫水。
- 3種人要特別小心:
- 屬狗的人:當日要當心煞氣過中,不宜出入較陰的地方,也要注意中暑。
- 牡羊座:受到土星逆行,不宜去海邊或河邊以免衝到水煞。
- 水瓶座:受到冥王星逆行影響,注意交通事故,也要留意3C產品耗損。
- 不宜開市:大暑農民曆為不宜開市,不宜祭祀、搬家、動土等,以免破事多。
大暑食物
大暑吃什麼?大暑食物重在消暑與溫補,可食用西瓜、豆芽、豆腐等清熱食物,或以魚肉、牛肉、麵食等食材進補,再搭配中藥茶飲調理身心。
涼性消暑食物:
- 台灣:吃鳳梨,此時最甜美且有敗火的作用。
- 中國廣東:吃仙草(涼粉草),清熱解毒,民諺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 中國南方:吃各式涼拌素菜,如涼拌豆角、涼拌三絲等。
- 中國溫州:煎青草豆腐,青草為仙草、甘草等中草藥。
溫熱進補食物:
- 中國福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過大暑」。
- 中國山東:喝暑羊(羊肉湯),配辣椒油、醋、蒜,透過發汗排毒。
- 中國湖南:吃童子雞進補,也有吃薑的習俗。
此外,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建議大暑可吃根莖食物開運,尤以番薯最好,因「薯」音同「暑」。可挑選大根番薯來吃,代表「大暑」(大薯)。
大暑養生
大暑溫度高容易造成疲勞,《好食課》營養師黃思瑜分享趕走夏日疲勞的「5多3少原則」:
5多原則:
- 多吃全穀:以糙米、燕麥取代精製澱粉,增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促進新陳代謝。
- 多補充水分:每日喝足1500cc水分,預防中暑改善疲勞。
- 多攝取蛋白質:調控血糖提供能量,減少夏日疲勞感。
- 多把握夜間睡眠:睡足6~8小時,維持良好精神體力。
- 多吃蔬果:富含膳食纖維、植化素及礦物質維生素,提振精神、消除疲勞。
3少原則:
- 少吃甜食、少喝手搖飲: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增加睡意。
- 少吃油炸物:減少體內自由基生成,降低發炎及疲勞感。
- 少喝咖啡:避免咖啡因耐受性,一日咖啡因不超過300毫克。
小暑大暑差在哪?
小暑約在7月6日至8日,天氣雖熱但並非最熱的時候,此時芒果成熟上市,一期稻作轉黃熟成;大暑約在7月22至24日,是一年最炎熱時節,鳳梨正值產季、甜美多汁,二期水稻開始插秧。
大暑農曆
2025年大暑為農曆六月二十九日,但實際上,大暑的日期和農曆無直接關聯,因為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定,當太陽到達黃經的特定座標時,即為對應的節氣。而農曆是「陰陽曆」,主要依據月亮盈虧週期而定。由於大暑的日期並不是依據月相決定,大暑並沒有特定的農曆日期。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