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30多歲女性患者,從幾個月前開始覺得全身上下,尤其腰部和脖子,疼痛感越來越嚴重,連去上班都有困難。

她的體型非常瘦,除開車上下班外,完全沒有運動。她說自己的體質是光喝水就會發胖,打從20歲起就不停減肥,嚴格控制飲食,只攝取極少熱量。後果就是現在腰椎與頸椎前彎弧度消失,肌力明顯減退,才30出頭,身體機能卻宛如70多歲的老人。

由於疼痛感日益加劇,她說自己難以維持端正坐姿,加上沒時間,也沒多餘精力,根本不運動。此外,她常覺得疲勞、憂鬱。因為長期消化不良,她幾乎不敢吃肉,經常只吃零食,取代正餐。下班後,忙完家務,再滑一下手機和平板便上床睡覺了。雖然有到復健科看醫生打針、吃止痛藥,也有接受物理治療,但效果有限。

雖然她的體重輕,體脂率卻相當高,這是大多數年輕偏瘦女性面臨的泡芙人典型案例,BMI雖未超標,體脂肪超標也是肥胖。臨床上,這可診斷為肌肉比例低於正常標準的肌少性肥胖,即同時有肌少症和肥胖症。由於她成年後完全沒有努力維持肌肉量與身體機能,以致現在面臨肌肉骨骼系統加速老化的問題。

若持續維持這個狀態,不僅漫長的後半生會成為醫院治療腰椎與頸椎的常客,甚至可能提早罹患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等代謝疾病。

規律運動、營養均衡最重要

我們常把規律運動、端正姿勢、營養均衡,當作很麻煩或很痛苦的事,但對維護健康來說,卻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以這位女性病人來說,晉升、加薪,是她在職場上認真工作的動力(多巴胺),但這些刺激帶來的獎勵卻必然會遞減。當多巴胺產生的鎮痛效果逐漸消失,最後就是感到全身不適與疼痛加劇了。

這個案例只是眾多人的縮影。大多數人的生活中都缺乏包含運動在內的保健活動。我們以為年少時好好讀書,然後考上好大學,最後出社會後賺很多錢,就可以擁有好人生。然而,長久忽略健康的結果,就是身體機能被嚴重破壞。

對於20到30多歲的年輕世代來說,加速老化的概念、慢性疾病、身體及精神方面的功能衰退等問題似乎很遙遠,真正緊急的反而是這週要完成的報告和每個月要償還的信用卡費用或貸款。只要手指點1、2下,炸雞、啤酒就會送到,動手自己煮實在很麻煩,一想到肌力運動,更覺得提不起勁。

避開加速衰老負面因素,創造習慣迴路開啟良性循環!

建議採取2種方法︰

第一,了解生活中加速衰老的潛在負面因素,並逐一避開或減少接觸。

第二,創造習慣迴路,尤其是那些對身體有益,在認知上卻感覺不舒服的事,可利用這個方法逐漸適應規律運動、均衡飲食。

克服心理的重重障礙,才能開啟多方面改善日常生活的良性循環。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度

書籍簡介

《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度:不變老、不發胖、不生病、不焦慮, 4 個健康習慣,重設你的身體》

作者:鄭熙元(정희원)
譯者:林育帆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5/07/03

作者簡介

鄭熙元

首爾峨山醫療中心老年醫學部醫師、老年病學家、老化研究員。首爾大學醫學士、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醫學科學博士。

韓國改善老年健康與預防老化醫學先驅,在YouTube開設「鄭熙元的延緩衰老教室」推廣醫學新知與解答常見的健康迷思,掀起跨代的抗衰老潮流。在韓國Sebasi Talk的演講「如何為百歲時代做好健康準備」,瀏覽人次超過200萬。

主編老年學領先期刊《老年醫學與研究年鑑》(Annals of Geriatric Medicine and Research)。著有《減緩老化的習慣》、《減緩老化的飲食》等暢銷書。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