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年四季都產水果,不僅品種多又好吃,可以說是「水果王國」!尤其夏天一到,大家都說:「天氣熱,就想吃點清爽的水果消暑一下!」但你知道嗎?這樣的習慣其實潛藏不少健康地雷。
身為水果王國的子民,我們是不是也該學會「聰明吃水果」?讓Cofit副總營養師謝宜婷來破解那些你以為「很健康」,但其實可能正在囤脂的NG行為。
水果超甜又好吃,但你吃對了嗎?3個吃水果的錯誤方式
根據營養師的觀察,夏天民眾吃水果時最常踩到的有3大地雷,快來看看你中了幾項!
地雷1:晚餐後還吃水果,血糖悄悄飆高
很多人習慣「飯後來點水果」,尤其是晚餐後。現代人晚餐往往是一整天中吃最多的一餐。飯後血糖本來就會上升,如果再補上甜度高的水果,會讓血糖「二次衝高」。加上晚餐後活動量低,代謝效率下降,更容易讓多餘糖分轉成脂肪。
小提醒:若你已有血糖問題,晚餐後吃水果更要小心,可能會加重血糖波動。
地雷2:水果當正餐,營養失衡更易囤脂
天氣太熱,有些人中午一餐就吃水果+優格、奇異果汁+堅果,這樣真的OK嗎?謝宜婷營養師說:「把水果當正餐,其實很容易醣類超標且營養不均衡!」
水果主要是碳水來源,含糖但不含足夠蛋白質或脂肪。光靠水果無法提供完整營養素,長期下來不僅餓得快,還可能讓身體囤積多餘糖分。
結論:水果當點心可以,但別當主餐;營養要均衡,才能真健康。
地雷3:果汁、果乾看似健康,其實糖爆表
你以為自己很聰明,把水果打成果汁、攜帶果乾出門補充能量?其實這些「加工型態」才更容易讓你吃過量!
一杯果汁,可能已經超過一天建議攝取的水果攝取量,而且少了原本的纖維。尤其有些果乾還額外添加糖分,一包含糖量就破表。
結論:想吃水果,還是建議選擇原型態、水分多、纖維足的最理想。
什麼時候吃水果最加分?
如果「晚餐後不適合吃」,那到底什麼時間點吃水果最好?
- 白天飯後吃最理想:如早餐或午餐後半小時左右,活動力高,身體代謝旺盛,有利於糖分利用。
- 睡前或晚餐後避開:活動量低、代謝慢,容易讓糖分轉為脂肪。
一天可以吃多少水果?手掌大小幫你抓量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一天該吃多少水果才剛好?這裡提供簡單「拳頭法則」:
- 女生每日建議攝取量:約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份量。
- 男生每日建議攝取量:約3個拳頭大小。
哪些水果GI值高?血糖控制者要小心!
夏天水果多,怎麼選擇更健康?先了解「GI值」(升糖指數)很重要。GI值越高,代表吃下去後血糖上升速度越快。以下是常見高GI水果,有血糖問題或需要控制體重者應適量攝取或避免:
- 西瓜。
- 荔枝。
- 龍眼。
- 鳳梨。
- 榴槤。
想控制體重、血糖?試試這些低GI水果
相對來說,以下這些夏季水果GI值較低,較不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 奇異果。
- 芭樂。
- 藍莓、櫻桃。
- 百香果。
- 楊桃。
水果好吃沒錯,但「太好吃」也要警覺!
有些人一買水果就是一箱,像荔枝、芒果、葡萄,沒幾天就吃光。但怕「水果放著會壞,只好趕快吃掉!」聽起來很合理,但這樣的吃法往往造成無意識過量。
而且,夏天食慾降低,吃水果解暑很正常,但別忘了,它們也是「糖類」來源!吃對時間、選對種類、控制份量,才能安心吃水果不怕胖!
水果是好東西,但吃的時間、方式、種類若掌握不好,小心換來血糖失控、脂肪囤積。所以吃水果前也記住以下幾個重點:
- 別晚餐後吃,建議在白天飯後補充最合適。
- 水果不是主餐,營養不均衡還會吃太多糖。
- 少喝果汁、果乾少吃,原型水果最好。
- 控制份量,女生2拳、男生3拳為每日參考量。
- 高GI水果少吃,低GI水果多選,血糖體態兩不誤。
這個夏天,學會「水果不NG吃法」,讓你吃得清爽又健康!
*本文獲「良醫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夏天水果超好吃?小心你踩到這3大水果地雷!營養師教你正確吃法不爆糖也不囤脂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