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飛輪電商,對我而言是一場『人生蛻變』的旅程。」飛輪電商Amazon US 業務部總經理 Monica 堅定地說。回首過去五年前的選擇,她慶幸自己勇敢踏出這改變職涯的一步,讓視野與格局都截然不同。

身為八年級生的Monica,在加入飛輪電商前完全沒有國外電商相關工作經驗。她當時看準電商產業的蓬勃前景,更被飛輪電商充滿活力的年輕團隊和富含挑戰性的工作環境所吸引。憑著一股「別人可以,我為什麼不行?」的衝勁毅然投入充滿挑戰的新領域。而事實證明,這份勇於挑戰、追求成長的特質,讓她如魚得水並快速嶄露頭角,進而成功帶領團隊前行。

四大成功關鍵,飛輪電商以穩健步伐飛速成長

當被問及飛輪電商如何在穩健中實現飛速成長時,Monica歸納出四大關鍵。

首先,飛輪電商的商業模式和選品策略就獨樹一格。以「第三方賣家」的角色直接在亞馬遜上銷售品牌產品,但不同於其他賣家瘋狂「追爆款」的作法,飛輪電商更偏好「小量測試,逐步加碼」的模式,這讓他們在市場上能走得更穩、更遠。

第二,自有研發的自動化系統是飛輪電商的秘密武器。創辦人賴勇全(Sam Lai)本身就是技術背景出身,加上過去在亞馬遜的豐富經驗,讓團隊能夠從技術、數據到思維層面全面領先。這套強大的系統,可說是飛輪電商超前部署的基石。

「我們內部常講『Winners Win』,也就是贏家思維,這是促進我們持續進步的DNA 。」Monica 接著分享第三個關鍵。她強調贏家思維的核心,不在於「贏」,而在於「持續改進的 DNA」。要擁有運用策略去克服問題與嘗試的韌性。

最後,實力導向的人才文化是讓 Monica 最有感的一點。她笑說:「我們升遷和加薪不是看年資,完全取決於你所創造出的價值。」這種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讓優秀人才有足夠的舞台,也讓整個團隊充滿了向上競爭的活力。

強大系統賦能,成就高效團隊

不同於其他賣家串接多個外部工具,飛輪電商的自動化系統是自家研發的「一條龍」解決方案。這套系統猶如電商營運的「中樞神經」,它徹底打通了從選品、進貨、定價、庫存到廣告促銷等所有環節的數據與功能。業務夥伴再也不必手動比對數據、反覆溝通,系統不僅能生成報表,還能直接執行指令,甚至提供最佳策略建議,讓營運效率大幅躍升。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背後有一支實力堅強的工程團隊,能夠快速因應市場變化進行調整,讓飛輪電商始終保持領先的敏捷性。

Monica說道:「每位業務同時負責橫跨數十個品牌、動輒數千種各式商品的庫存與銷售。」如此龐雜的商品數,卻能兼顧即時與細緻的管理,全仰賴於這套系統的強大支援,以及業務夥伴的運籌帷幄。

「我們的業務被視為所負責品牌的 CEO,他們負責設計銷售策略,系統則提供最先進的火力支援。」Monica 形容道。業務們扮演著「領航員」的角色,專注於策略判斷和設計,例如定價策略、與供應商的談判協調,以及優化進貨效率與成本。系統則如同現代化艦隊的戰術執行者,精準、高效地完成每一項任務,將「人」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幫助業務們在高效運轉的節奏中,仍能精準地朝向企業與個人目標前進。

用實力說話,薪資與成就感雙重滿載的職場

值得一提的是,飛輪電商選才並不拘泥學歷、科系,因為即使電商成為顯學,但目前的校系中,並沒有專門的電商科系,這也讓飛輪電商建立起一套專屬的電商人才培訓體系,進而更加注重找尋追求自我實現、喜愛挑戰、善於解決問題的人才。邏輯分析能力、主動提問的態度、願意反覆拆解問題並找到解法...這些履歷表上無法量化的人格特質,在飛輪電商都能被看見、被欣賞。

這也造就了飛輪電商獨特的「實力導向」人才文化。這裡的升遷加薪,不再是傳統的「看年資」,而是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和工作成果。你不必刻意討好主管,因為你創造的績效數字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所謂的「實力」,也不僅限於業績數字,而是全面性的考量,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力與創新潛力。

「我加入公司時,並不是同仁中業績最高的,但隨著逐年的成長與累積,職責逐步擴大到與另一位總經理合作,共同負責 Amazon 美國站七百多個品牌的業務策略與團隊管理。」Monica指出。從前線到管理層的歷程,正是飛輪電商不看年資背景、實力導向文化的體現。對以業績成果為衡量標準的職務而言,最大的成就感,不只是完成目標,更是在一次次的挑戰中累積經驗、持續成長。

作為公司的採購角色,業務團隊的商業談判對象經常是合作品牌的 Sales Head、VP,甚至是總裁或 CEO。這意味著,許多年僅二十多歲的同仁,就會直接與國際品牌高層開會、協商,並推動雙贏方案。這不僅是談判與溝通的實戰訓練,也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培養出自信與獨立判斷力,能在更大舞台上獨當一面。

「這裡給的,是舞台,不是劇本。你的成果與態度自然會替你發聲。」Monica說:「Hour Loop 欣賞的不只是實力,更是那種不安於現狀、願意讓自己一次次升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