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裡此起彼落的牛鳴聲,預告著一天的開始;在天未破曉時,屏東萬丹有這麼一群默默耕耘的酪農已在牛舍忙碌穿梭,堅守著台灣的乳品質。

養牛43年的林國南,是土生土長的萬丹酪農,他常說自己養牛沒撇步,卻比誰都在乎細節。從飼料調配到牧場環境管理,他樣樣親力親為,對他而言養牛不是工作,而是對牧場的責任、對養牛的熱愛,以及給予消費者品質的承諾,這些堅持也讓萬丹鮮乳再度榮獲「Monde Selection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獎肯定。

不妥協的執著 四十多年如一日的堅守

台灣早期酪農規模大多不到50頭牛,多以地方小型牧場為主,乳品產量有限。為了加速台灣乳業發展,在政策推動與酪農傳承下,台灣四大酪農區逐漸成型,其中在屏東,因得天獨厚的北大武山孕育了好山好水,也讓萬丹成為酪農產業發展重鎮,甚至擁有「本土酪農原鄉」的美譽。

「當初我爸爸帶著我們四兄弟,從14頭牛開始養、開始經營到現在」,如今牧場規模已超過200頭牛,林國南牧場的歷史,可說是台灣酪農發展的縮影,也是在地農民堅持品質、努力打拚的象徵。以牧場的作業為例,從5點半開始打理牛舍,擠乳、餵牛、清洗牛舍等工作接踵而來,到傍晚牧場關場後仍放不下心,每天深夜還要巡場、觀察環境溫度與牛隻狀態,日復一日的持續著,從不鬆懈,只為確保每一頭牛受到細心照顧。

酪農日復一日的細節作業,確保每一頭牛都受到精細照護。

細節決定品質 齊心把每一滴生乳都做到最好

做為萬丹鮮乳在地契作酪農,林國南表示,「契作好處是給酪農穩定收乳與技術的支持,讓我們可以專心養好牛。但也代表標準更嚴苛!像是生乳必須達到國家A級標準,若當天品質不夠好,我們一定要找出問題去解決,不然根本睡不著!」林國南語氣堅定地說。每天產出的生乳都會經過多道檢驗確認品質,若未臻理想,就得追根究底找出問題盡快調整,從設備、飼糧、人員作業到環境狀態,每個環節都可能是關鍵。

要成就一瓶受到國際肯定的鮮乳,並非容易的事,萬丹鮮乳從生乳、包材到包裝鮮乳成品,內外部合計逾1200項以上的定期嚴格檢驗,「鮮乳要好,生乳是最大的關鍵」,林國南坦言,「為了產出好的生乳,每天壓力當然很大啊!」,而與父親林國南一起經營牧場的兒子林膺豪則表示:「我們努力地管理控制,儘管壓力不小,卻是自己進步的機會」

林國南對自己嚴格、也嚴格要求兒子與員工,生乳品質不夠理想,就得仔細追根究底找出問題,為的就是提供最好的鮮乳給消費者。


林國南堅持自己種植狼尾草,細心照顧乳牛營養以提升乳品質。


嚴格的收乳標準也內化成了牧場的自我要求,一旦品質稍微下降,父子倆便會立刻與品牌畜產輔導團隊討論改善對策,逐一排查快速揪出問題並進行改善。「公司設立的標準雖然很嚴格,但我自己也非常堅持細節,這些都變成日常習慣,也成為牧場競爭力的核心。」林國南語帶著笑意的分享。

一杯萬丹鮮乳 是一份用心 更是一份傳承

從國小就開始幫忙洗牛、餵草的林膺豪表示,「雖然辛苦,但能跟家人一起工作,是很踏實的幸福。」高中選讀畜牧相關科系的他,接生牛隻與處理難產都是自己來,除非遇到緊急狀況才請獸醫出馬。「牧場生活單純卻真實,日常中每個細小的工作都有它的必要性,我將爸爸對於養牛的堅持牢記在心,像是半夜查看牛隻狀況也成為我的習慣。」

「好喝的鮮奶喝起來不甜膩,有股自然的香甜風味、會淡淡回甘。」林國南分享自己對鮮奶好喝的定義,而自家牧場生乳的好品質,也來自他對乳牛飼料的用心,堅持使用新鮮現割的自種狼尾草,餵食小牛可幫助腸胃吸收,對成牛則是搭配專屬營養飼料,保持穩定品質;每一杯牛奶的香氣與口感,都來自牧場職人的細心觀察與精準管理。

在牧場度逾40年的歲月,林國南也逐漸將牧場交棒,林膺豪笑言,「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確實有飼養理念差異,但我學會在爸爸的堅持中做調整,只為養好牛,讓消費者能夠喝到好喝的萬丹鮮乳。」

近年來,萬丹鮮乳在國際評鑑中屢獲殊榮,不只是對產品、對品牌的讚賞,對於萬丹在地酪農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更是肯定。帶著腼腆笑容的林國南表示,雖然平常沒有特別關注,但得知獲獎仍感到欣喜,代表這四十三年的努力與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從林國南開始,到下一代接班,牧場經營不只是事業,而是責任與情感的傳承。萬丹鮮乳100%選用萬丹在地乳源,背後皆來自一群堅持的酪農們,他們相信好鮮乳是用心顧好每頭牛、注重任何養牛細節。這份堅持讓萬丹鮮乳多了純淨與踏實,也讓消費者每一口都能喝到萬丹鮮乳的「金選風味 在地鮮純」。

萬丹鮮乳再度榮獲Monde Selection世界品質評鑑大賞金獎的肯定,顯示台灣酪農業的世界級水準與在地鮮乳的品質特色,背後也蘊含酪農戶數十年如一日、對乳品質的不妥協與執著。


林國南父子齊心經營,傳承責任與堅持,專注守護生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