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他的著作《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裡提到艾雷島的威土忌,他說,「是人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創造出這種味道的」。艾雷島上目前共有十一座酒廠,每一個酒廠都有迥異鮮明的個性與風格,成為無數威迷的嚮往。其中,作為島上「老派浪漫」的代表,布萊迪酒廠卻以創新與堅持聞名於世,不走艾雷島的傳統泥煤煙燻路線,而是選擇一條顛覆印象、打破框架的獨特道路,在視泥煤為代名詞的艾雷島,布萊迪「無泥煤」威士忌卻忠實呈現了100%蘇格蘭大麥與緩慢蒸餾的藝術,成為艾雷新手的重要前哨站。
不拘出界:布萊迪的突破與堅持
對威士忌愛好者來說,市場上常見的經典萊迪穿著大西洋的蒂芬妮藍,是威士忌界內外兼修的網紅,而此次推出的布萊迪12年與15年兩款新作,正是2025年品牌提出的新課題──重新定義「經典」,為蘇格蘭威士忌注入更自由的靈魂。
布萊迪的「不拘出界」,得從源頭開始說起。酒廠堅持使用100%蘇格蘭大麥,並優先選用自家艾雷島上農民所栽種的大麥,以最嚴謹的方式體現「風土」精神,這不僅是對原料品質的講究,更是對土地與社群的責任。
在製酒過程上,布萊迪亦選擇了一條不妥協的道路。他們不依循業界為節省成本而普遍採用的過桶策略,而是以風味為最高原則,透過多種優質橡木桶熟成酒液,再進行勾兌調和。這樣的做法無疑增加了成本與時間,但布萊迪相信,唯有如此,才能呈現出真正多層次且富有靈魂的威士忌。
此外,布萊迪更成為蘇格蘭第一間獲得B型企業(B Corporation)認證的威士忌酒廠。B型企業的核心價值在於兼顧利潤與社會、環境責任,而布萊迪的所有實踐,從農業合作、原料溯源、永續包裝到透明資訊,無一不是對這個理念的最佳詮釋。
兩款無泥煤新作:風味與透明度的雙重革新
過去提到艾雷島,多數人腦海中會浮現煙燻、藥草與泥煤的強烈印象,但布萊迪選擇跳脫傳統,專注於展現大麥與橡木桶本身的細膩香氣;此次推出的布萊迪12年與15年兩款新作皆為無泥煤風格,這在艾雷島可謂極其罕見,對此,布萊迪酒廠首席調酒師 Adam Hannett表示,「布萊迪系列以優雅的果香與花香著稱,而布萊迪12年與布萊迪15年更將這一風格引領至嶄新境界。」兩款酒皆強調花果香、桶味層次與極高的原料透明度,讓飲者得以從每一口中,悉心感受到品牌對於風土的深情與用心。
首先,布萊迪12年,使用100%蘇格蘭大麥,部分大麥更來自艾雷島本地農民之手。酒液於波本桶、雪莉桶與法國葡萄酒桶中熟成,經非冷凝過濾與無焦糖調色後,以46%酒精濃度裝瓶,保留最自然的風味。入口後,宛如走入果園,蘋果、梨子、柑橘的果香縈繞鼻尖,伴隨蜂蜜、香草奶油的溫潤質地,優雅而清新,充滿青春與活力。
而布萊迪15年則更顯成熟與深度。延續品牌堅持,其所用大麥同樣100%來自蘇格蘭,在Oloroso、Pedro Ximénez、Amontillado等多種雪莉桶中長期熟成。香氣上可感受到濃郁的葡萄乾、無花果與肉桂辛香,交織出深沉又柔和的風味層次,使得口感層次分明,木質調性與甜美果韻相互融合,展現出艾雷島少見的溫潤圓熟風格。
最令人敬佩的是,布萊迪提供完整的溯源資訊,每批次都可追溯至大麥的來源農場與桶型組合,展現無與倫比的誠意與專業。
從瓶身到信仰:永續精神的實踐者
布萊迪的創新,不止於酒體。此次發表的兩款新品在包裝上也延續其永續理念。瓶身選用60%再生玻璃製作,搭配環保墨水與可回收紙材,不僅提升了視覺質感,也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這樣的設計展現美學,也體現了布萊迪作為全球第一家B型企業威士忌酒廠的堅持與自覺。
而這次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發地,更是對本地市場的一種致敬與肯定。布萊迪酒廠執行長Douglas Taylor便表示,「這兩款新作品將為充滿活力的布萊迪系列增添精彩新篇章。我們很榮幸能將布萊迪12年與布萊迪15年獻給台灣市場,它們將依舊以經典的水藍色呈現瓶身,也象徵著我們對卓越品質與風味的承諾。」
不拘出界 探索無限可能
在全球威士忌愈發競爭與多元的今日,布萊迪選擇了一條不易走卻最具價值的道路。除了在風味上創新,在原料、製程、透明度與永續精神上也樹立了新標竿,布萊迪12年與15年,不只是兩款高品質威士忌,更是品牌對「經典」一詞的嶄新詮釋,證明一瓶酒可以承載的不僅是風味,更是信念、文化與土地的回聲。
「不拘出界」不是任意妄為,而是有根有據、有美學也有價值的創新態度。台灣不只是威士忌的熱銷市場,也是一處能夠理解、欣賞與傳遞品牌精神的土地,正因如此,布萊迪將「不拘出界」的精神帶來台灣,邀請更多飲者與品味者,從每一滴酒液的細節與靈魂中,重新解構「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風味與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