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回台灣3、4次,大多都只有我和女兒母女倆。自從有女兒開始「伴遊」後,每次到機場劃位時,都默默祈求旁邊坐的是越南人,因為越南人對孩子有超高的忍耐力!
當台灣年輕人和台商大哥對「歡」到不行的小屁孩大翻白眼時,越南人反而是無限包容,溫柔的眼神盡是疼惜,會站在父母的視角以同理心問候及幫助,讓無助的媽媽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全民養孩子的大家庭文化
越南人對孩子的包容力來自於傳統的大家庭文化。
在越南,家族成員的感情緊密,要是家裡有孩子,大家都願意分攤養育孩子的辛勞,並覺得照顧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常常會聽到「我姪子生病了,我要回家照顧他」、「我(堂或表)弟弟妹妹來城裡讀書,我每天要煮飯給他們吃」,且這些話非常可能出自於一個高中生或大學生。
當他們說照顧孩子,那絕對不是照顧1、2個小時,累了就還給父母,而是照顧一整天,甚至是照顧到他們長大!
「我懂,孩子就是這樣」的包容
由此可見,越南是全民養孩子的國家,所以不管是已婚未婚,大家都有育兒經驗,都知道照顧孩子不容易,孩子有時候就是講不聽,不會說話的孩子只能以哭來表示不舒服。因此,當大家看到亂發脾氣、哭個不停的孩子,都會表現出「我懂,孩子就是這樣」的態度。
相較於有一部分的台灣人將孩子吵鬧完全歸咎於父母的失敗教養,越南的育兒環境似乎較為友善。
友善環境中的育兒幸福感
我有一位台灣朋友,曾隨著韓籍老公到越南工作定居,同樣有孩子的我們,對於越南餐廳店員熱愛幫忙哄孩子、孩子在外不明就裡哭鬧父母也不會遭人白眼,而感到幸福。
雖然,我們也同樣擔心越南的空汙和不乾淨的水質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抱怨越南的嬰幼兒用品價格因為關稅高所以很貴,同樣覺得陌生大爺大媽老愛提醒小孩穿太少很煩,但至少在這育兒友善的環境裡,爸媽會感到相對輕鬆和放鬆。
這種包容與善意,是在充滿考驗的育兒生活中很重要的支持。
*本文摘自真文化出版《你還不認識的新越南》
《你還不認識的新越南:在一個華麗變身的年輕國家生活、旅行和工作》
作者:Click-Vietnam點點越南
出版社:真文化
出版日期:2025/07/23
作者簡介
Click-Vietnam點點越南
由劉俐和張瑜倫所經營的「Click-Vietnam點點越南」網站和粉專,自2012年至今持續透過文章、訪談與影像,分享在越南生活的觀察與體會。我們關心的不只是景點或美食,更在意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文化背後的脈絡與故事。希望透過「點點」累積,讓華語世界更認識這個多元而真實的越南。
劉俐
小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音樂老師,卻被命運推著不斷跨界、跨域。2008年到河內當交換生後,就跟越南結下不解之緣。我的工作成就、愛情友情、人脈幾乎都在越南這塊土地上成長、流轉與蔓延。很幸運能跟瑜倫相遇,我們有志一同想分享更有深度的越南文化,於是就這樣佛系經營了「Click-Vietnam點點越南」十多年。
如今越南就像我的家,我不在臺灣,就在越南,而你可以在河內某個老建築的窗台上找到我。我會邀請你一起發呆、一起品嘗這裡樸質的日常。
張瑜倫
桃園平鎮客家人,從事華語教學工作二十年,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是在河內。跟越南男朋友談戀愛時,常被臺灣親友問很多「奇妙」的問題,因而有了讓更多人認識越南的想法,於是在劉俐的邀請下,加入了「Click-Vietnam點點越南」的編輯團隊。
當年的越南男友如今成為老公,我們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越南對於我而言,已經是第二故鄉的存在,但別人問起我愛吃哪國料理時,我的回答總是:「越南料理好吃,但我是臺灣人耶!當然是臺灣料理大勝啊!」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