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攸關台灣矽盾、美國信任、科技匪諜的國安戰爭,已在你我身邊上演。過去四年,台灣已有數百個人被跟監、超過一百家公司被掃蕩,不斷有台灣人、中國人、甚至美國人,被輪番捲入。
台灣已是美中科技冷戰最前線戰場之一,我們的政府,為了防堵台灣變成中國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破口,過去四年把涉及科技研發、兩岸往來的十多個法條,統統大翻修,更動員兩千多個情治人員,在全國各地搜查「科技匪諜」。
兩個在新竹的現場,最能象徵這個詭譎的大時代。
陽明交大》美國駐台官員開講
當他上門,企業恐違反美國出口管制
「當我去敲一家企業的門、或是打電話給它們,就代表這家企業,可能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了。」站在講堂、拿著白板筆授課的老師,不是台灣人,而是一位蓄著落腮鬍、戴著黑色邊框眼鏡的美國人。
他叫林安杰(Ariel J. Leinwand),是美國商務部第一位派駐在台灣的出口管制官,「你們知道,為什麼美國的出口管制條例,美國政府可以要求台灣企業遵守?」他問現場學生。
「因為,只要你們公司在美國有分公司、或是跟美國公司做生意、又或是用美元做交易,都是在美國出口管制管轄的範圍。」台下的學生聽完,緩慢點頭。
參與這堂「出口管制與經濟制裁課」的學生,是一群在職的台灣科技人、律師、檢察官。
新竹東區》檢調突襲八名工程師
他們違法效力的公司,遠在中國成都
這一堂課結束不久,另一個場景則猶如諜報片般,在拂曉上演。
清晨五點,天還沒破曉,三十多位調查員,就在新北市板橋集合。人一到齊,他們兵分八路、跨入偵防車,驅車南下新竹,一個小時後,他們陸續抵達八個不同地方。
七點,時間一到,宛如八個電影分割畫面同時啟動。這群調查員在同一時間敲門、高舉搜索票、魚貫進入現場。然而,這群檢調人員搜查的目標,不是毒販與走私販,而是一群IC設計工程師。
原來,這八個工程師雖然都在台灣工作,但是他們效力的公司,卻是一家遠在一千八百公里、總部位於中國成都的公司——銳成芯微,該公司擅長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eNVM)的晶片設計,與台灣目前股價將近三千元的力旺,是直接競爭關係。
這個案子只是去年八月底,調查局發動搜索的八件案子其中一件。在那次為期十二天、掃蕩在台陸資的行動裡,動員了一百三十五位調查員與檢察官,搜查了八家隱身台灣的中國公司,將六十五位台灣工程師帶回訊問。
許多人不知道,這場近年規模最大的搜索行動,其實是源自於一個行動代號叫「一○二二」的獵狼計畫,而按下啟動鈕的人,就是去年才卸任總統的蔡英文。
時間回到二○二○年七月。
彼時的台灣,已經有超過一千個半導體人才遭中國企業挖角。事態的發展讓蔡英文下了決心,「防制中國大肆對我國高科技產業人才挖角,是國安重要議題!」她在那次國安會談,留下這段裁示。
事實上,在美國棍子與胡蘿蔔齊發之下,日本、韓國等「晶片同盟」也紛紛跟進修法防堵中國。商周獨家追蹤,台灣2千名調查人員的「獵狼行動」一波波展開、國安法納入「台積電條款」,企業為何從反對到接受?科技白領為何成夾心餅乾,甚至可能變回不了家的「半導體台流」?一場關乎國家競爭力的矽盾保衛戰,正影響著企業的商業邏輯與每個人的職涯思考。
一鍵訂閱》台灣的生意,變美中的戰場!行動代號1022科技匪諜戰開打
.第2幕》中企挖角、偷技術是國安問題!兩千位調查員揪「經濟匪諜」
.第3幕》辦共諜的國安法,卻管起科技業!「台積條款」為何被罵變被挺?
.第4幕》四天抄一中企,照樣「變形復活」!沒嚇跑狼群卻嚇到科技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