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治赤裸介入經濟,企業已無中立可言,台灣自行車龍頭巨大遭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祭出暫扣令,禁止產品銷往美國,正是一樁典型案例。
CBP指控巨大涉及強迫勞動,卻未曾實地調查、未與公司接觸,更未提出任何改善要求。巨大發言人李書耕直言:「CBP既未來現場,也未詢問資料,最重要的是,連該改什麼都沒說。」
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官員、現任台灣產經建研社主任張昱謙批評:「毫無說明就開罰,政治動機濃厚。」
CBP的依據來自丹麥記者班岑(Peter Bengtsen)報導,指控東南亞移工在台遭收高額仲介費。但張昱謙指出:「川普根本不在乎勞權,他只在乎美國人。」他回顧川普上任初期曾揚言築起「偉大的牆」,意圖驅逐移民。
張昱謙合理推測,這項暫扣令與美方關稅談判密切相關,是美國政府施壓的手段之一,也不是首次以行政權力干預商業活動。
座位、服裝、鏡頭語言都藏談判布局
面對政治深度介入經濟的國家資本主義,小國與企業又該如何因應?九月初的白宮晚宴成了這個新時代最具象的劇場與解方:「這場晚宴不只是表演,更是川普談判策略的縮影。」
首要先看清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