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繼續打,它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穿著?

四月七日週一上午一大早,包括聚陽、旭榮、廣越、台南企業等八間紡織大廠的董事長或執行長,齊聚在紡織業拓展會,低調進行一場跨企業之間的閉門會議。

全球85%服裝被衝擊!
Uniqlo、Shein到Nike都可能變貴

這些業者們多為上市公司,不僅在台灣紡織業各具代表性,且都在越南、柬埔寨、印尼等東南亞國家設有工廠;他們以運動、戶外品牌為主力客戶,最大市場都是北美。也因此,當美國總統川普無預警宣布,要分別向越南收取四六%、柬埔寨四九%、印尼三二%的驚人高額關稅時,就形同一記重拳,打得大家措手不及。

供應鏈分析機構LogicSource報告指出,全球約有八五%的服裝與紡織產品,將受到美國新關稅策略的影響。

為何數字這麼高?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直言:「因為紡織業的邏輯,就是供應鏈會拉得非常、非常長。」

他分析,紡織業由於勞動力密集,開發時程長達半年到一年(例如今年春夏,開發的已是今年秋冬或明年春夏的款式),商品單價不高,運送又以船運為主,因此從原料、紡紗、織布、製造成衣到銷售,跨越好幾個國家,是家常便飯。

紡織業零關稅恐損及近12萬人,逾3,400億產業鏈震盪
(圖表製作者:蔡茹涵)

這些製造環節,不是在上述幾個東南亞國家,就是在川普下令徵收一四五%天價關稅的中國,再加上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服裝消費市場,例如Nike等運動品牌,光北美市場市占就超過四成。換句話說,越築越厚的關稅牆,勢必會波及整個供應鏈,從製造端、成衣端、零售品牌端、最終影響到消費者。

那麼,具體究竟會發生什麼事?答案是:從快時尚到運動品牌,都可能變貴!

「90天後,美國恐與其他市場脫鉤」
優衣庫下調獲利、Shein賣不動了

「如果九十天後,對等關稅還是不變,美國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