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硝煙四起,廉價中國製造將傾巢而出,從螺絲、紡織、工具機、機械等傳產台商該如何在這場大動盪中,趨吉避凶?
商周採訪團隊遍訪工具機、機械業、製鞋業、手工具、水五金、釣具業、螺絲扣件、紡織成衣、汽車等多元產業,總結他們的應變戰略。
心法一》
不陷入關稅談判,談好服務價值
當多數人直接陷入跟客戶談判關稅承擔比例時,高手會花更多比例談,我如何透過服務,讓你度過這次動盪期。
這次美國市場經歷空前大劇變,高達一四五%的關稅,讓中國商品廉價的優勢蕩然無存,關稅壓力相對較低的台灣商品,迎來反攻契機,成為美國市場的新選擇。
連近期被視為台灣「慘業」的螺絲扣件業也嗅到契機,「美國市場,中國無疑是直接出局、退出遊戲。」上櫃螺絲大廠世豐總經理陳駿彥說。
儘管,中、台螺絲業目前仍受美國《二三二條款》影響,統一被課徵二五%關稅,但陳駿彥認為中國螺絲輸美的關稅已超過七○%。相比之下,台灣螺絲最高僅約三○%多,這明顯縮小台灣貨與中國貨的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