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橫空出世不是偶然,它不僅是中國龐大又高度競爭的AI產業不斷「煉蠱」的成果,更是中國AI出海策略成功的最佳寫照。
中國AI出海方程式,可以總結成四大要素:廣開源、壓成本、拚應用、靠政府。
現在各個科技大國都在衝刺主權AI,打造自己的AI基礎設施並衝刺算力,美中兩大強權也不例外,例如近期美國總投資金額五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畫;中國銀行也發布《支持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行動方案》,未來五年要提供人民幣一兆元支持AI產業鏈。
廣開源》
中國直追關鍵:開源模型效能大突破
但美中有個關鍵差別,美國以OpenAI為首,Google、Anthropic等多家科技巨頭,出於商業競爭優勢和安全考量,都將旗下AI大模型或部分產品轉向閉源或專有模型。
中國的AI公司大多數則是堅持開源路線,以利開發者相互疊加研究成果。而它們的堅持,正在得到回報。
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同時也是圖靈獎得主與AI開源研究支持者,在他的社群平台Threads上寫道,正確解讀DeepSeek的崛起,應該是「開源模型正在超越專有模型」,而非中國AI超越美國。他也指出,DeepSeek正是驗證開源研究的力量。
去年七月,AI公司Galileo發布的「幻覺指數」測試報告就指出,原本都是以OpenAI為主的閉源模型領先,但開源模型的效能正在快速追上。
該報告的開源模型中,以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模型表現最佳;而Qwen在大年初一推出2.5-Max版,效能堪稱又超過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