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全球股災,加深了市場對AI泡沫化的疑慮,但AI真的只會是一時的話題嗎?
經過一萬公里的飛行,商周採訪團隊來到全球AI心臟西雅圖。相對於破滅中的泡沫,我們看到的是一輛加速運轉的列車,上面載運的,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最頂尖的人才,還有扎扎實實的商業價值。
在這趟採訪之旅中,我們試圖理解身在AI產業第一線的他們,究竟如何將這項技術用得淋漓盡致,又是如何面對AI與人之間衝突的這道難解習題。
跟著我們一站一站走入這條AI科技廊帶,答案就在其中。
它創造首家無人商店Amazon Go
卻也最早遭遇成本挑戰
第一站,就從全球線上零售巨擘亞馬遜開始。
從西雅圖市中心出發,一路向北,沿途景色會從觀光客和遊民混雜的老舊街道,在幾個街區後,變換成一棟棟高聳嶄新大樓。在這些建築群中,三個巨型球狀建築格外顯眼。
這是亞馬遜斥資四十億美元打造,提供員工與熱帶雨林共生的創新協作辦公環境。而緊鄰著三顆大球的三十七層樓高建築,就是有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坐鎮的第一天(Day 1)大樓。
第一天之於亞馬遜別具意義,因為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眼中,進入第二天的公司,就是邁向死亡的開始。因此不論公司規模發展得多大,他都要所有人保持兢兢業業的第一天心態。
踏入這棟大樓之前,我們在一樓看到曾經風靡全球的第一家Amazon Go無人商店,這也是AI新零售的經典代表。
Amazon Go專案耗時六年研發,才在二○一八年正式對外開放。然而,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