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的出現,為難治之症帶來一道曙光,卻讓所有人陷入兩難。
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說,再生醫療所需費用動輒千萬,眼看有藥救命,卻沒錢可醫,有房子的可能賣房子、有地的賣地,但沒有資產也難以借貸的人,怎麼辦?
健保能幫忙嗎?目前僅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諾健生(Zolgensma)、治療血癌的CAR-T細胞治療有納入給付,前者一劑四千九百萬元、後者要價一千三百萬元。再生醫療藥物納入健保給付,得評估財務負擔及對全民的公平性,評估程序嚴謹、快不得,這是政府的兩難。
再生醫療評估耗時,全面給付得再等
健保無法全面給付,那商業保險的醫療險、癌症險能支應嗎?目前國人對癌症險的平均投保額度約二十五萬元、實支實付型的平均投保額度約十萬元,要拿來支付數百萬元的再生醫療藥物,是杯水車薪。
保險業者能推出相應保單嗎?「商業保險在商言商,保單不能賠錢,定價要算賠率、發生率,但現在這些再生醫療藥費多少,我們都不曉得。才剛經歷防疫險賠掉三千多億,不能說健保的缺口,要商保補,」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說。
回到藥廠,為什麼對這些藥物定價如此高?因為藥廠研發新藥,費時十年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