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到底是福是禍?本刊與樂居網合作調查,發現最終的答案並不悅耳。新青安上路後,如果你屬於收入在中間的族群,那麼你的選擇可能只有買小、買偏,或是提高一倍左右的收入才買得起,而這對多數人來說,都相當困難。

鑑於新青安吸引進場的買家,以新成屋最熱門,我們全面盤點全台新屋的房價變化,並試算不同收入層的房貸負擔狀況,為各地讀者解答,到底新青安上路後,買房是變得更容易,還是更困難。

首先,我們發現對收入中位數的族群而言,在大多數縣市都可負擔五年寬限期間的利息金額,但寬限期後的房貸都難以負擔,即房貸占收入比會超過五○%。要負擔得起平均行情的房屋,除台北市以外,收入都須提高到各地區前二五%,負擔狀況才屬於正常,這代表年收入大約要增加四、五十萬,或是等同提高近一倍。

由於「全台一百八十七區新青安房貸負擔大調查」表中(部分行政區因無新屋成交資訊,故排除),新屋行情是以住宅平均交易面積計算,大約落在三十坪上下(雙北約二十七坪),如果收入中位數的族群想減少約一半的負擔,代表購買的面積需要小一半,也就是約十五坪,恰好是雙北等精華區常見的熱門小宅。

我們也發現今年以來,約六成區域買房負擔變得更重,但不同地區間的差異很大。例如新北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