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掌管八千億營收的總裁,腦子裡在想些什麼?
AI、併購、地緣政治?
辦公室百葉窗的角度!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竟連這個都要管。
這看似龜毛到極致的細節,是他所謂經營的「火侯」。
一場「捻麻糬」的雙贏談判
在「商周百億CEO班」的「企業大師面對面」對談上,我第一個問題就是:
六年前,南港商辦行情每坪只有70萬,為何用高於市價三成的價格買下這棟總部大樓?
「有一句台灣話,叫麻糬手內出(麻糬要靠巧手捏出來才好吃),」杜書伍意味深長的說:「決策不能只看表面價格(面子),更要看懂內容(裡子)。」
這是杜書伍的老謀深算:他看準建商要「做價」,需要有指標性客戶進駐,更需要一筆漂亮的成交價來拉抬整個建案的行情,於是,他決定給對方要的「面子」,從而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裡子」。
「你知道,任何生意都有早鳥價吧?」
他說,聯強掌握兩大優勢:一是「早鳥優勢」,作為第一個大客戶,擁有最大的談判籌碼;二是聯強的「企業Premium(品牌溢價)」,能為建案帶來廣告效應 。
他的算盤是:滿足對方想要的「高單價」面子,然後「embedded(嵌入)」對自己有利的實質條件。
表面上,成交價每坪100萬,但他透過規格談判,把公設比從業界常見的50%壓到35%,光這一項,等於把價格「捻」回80萬。再透過客製化的空間規劃,讓使用坪效高出10%,又把價格「捻」回70萬市價。
最終,建商得到想要的高價廣告,聯強則用看似吃虧的價格,取得實質利益。
這不是單純殺價,而是看懂局勢、創造雙贏的頂級火侯。
如今,南港頂級商辦每坪成交價已站上140萬大關,當年看似吃虧的決策,成了投報率翻倍的精準投資。
經營三火侯:選對、買對、用對
如果說,「捻麻糬」是宏觀的火侯;那麼,對百葉窗8度角的堅持,就是微觀的修煉。
一位管八千億的總裁,為何要在窗戶角度花時間?
他說,自己觀察到多數辦公室因陽光刺眼,窗簾乾脆永遠拉上,空間死氣沉沉。為此,他耗資數億引進德國「追日百葉窗」,這是可以根據日照角度自動調整的百葉窗。
但「你知道,台灣的陽光跟歐洲的不一樣嗎?」,入駐後,他發現國外設計師的標準,完全不適用於台灣的毒辣陽光。
「所以我們自己去試,修正三度、修正五度,最後修正到八度,才解決問題。」
很難想像,一位大總裁竟然對百葉窗的角度這麼糾結。我忍不住笑他:「你沒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嗎?」,而且,「這8度的陽光,難道能提升競爭力、增加聯強的營收嗎?」。
「它會影響同仁上班的心情和生產力 。」他認真的回答。
在他眼中,人的生產力,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基底;而光線的角度,能在無形中牽動人的生產力。這是無形價值,無法以數字計算。
他說,經營事業就跟買窗簾一樣,很多人買了昂貴的設備,卻沒有「用對」,發揮它真正的價值。這多出來的8度,就是把設備「用對」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對效益的極致追求。
對他來說,買大樓、用窗簾,背後的道理是一致的,也是他的經營火侯論:任何決策,都要「選對」、「買對」、更要「用對」。
所以,8度,達成採光與舒適的完美平衡。這8度的堅持,就是精準的火侯。
聯強的8000億營收,就是由無數個像「捻麻糬」和「調8度」這樣精準的決策累積而成。
這就是杜書伍的「火侯」哲學:魔鬼從來都在細節裡。
這次參訪再度引證:「偉大的企業,始於宏大的願景;但卓越的企業,勝在精準的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