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CEO最難的修煉,也是平庸和卓越的分水嶺。

如果公司正處於史上最賺錢的高峰,你會選擇大方配息、舉辦盛大慶功宴,享受眾人羨慕的目光?還是反其道而行,將大筆利潤投入一個前景未明、甚至連內部都充滿「酸言酸語」的未來?

這是群聯電子創辦人潘健成(阿潘)的故事。

三年前,群聯的EPS高達40元,大家都沉浸在破紀錄的喜悅中。但阿潘沒有,他反而做出一個讓許多人「在看戲」的決定:將公司的研發費用,從30億一口氣拉高到100多億,研發人員從800人擴編到3000人。

一個年營收五百億的公司,竟拿出百億投資研發,這賭注何其巨大 。

我問他,為什麼?
他回我一句話:「現在賺的錢,是三年前開發的產品。三年後呢?」

這就是領導者與管理者的不同。管理者專注於優化當下的成功,而領導者,卻必須在眾人皆醉時,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危機,為未來做好準備。即使那條路,必須忍受孤獨與質疑。

他說,培養一個能作戰的研發團隊,至少要三年。所以他必須趁著公司最有資源的時候,為下一場戰爭儲備軍糧。因為他知道,現今的技術變化太快,今天的高峰,很快就會變為明日的黃昏。

他的信念很簡單:「最極致的防禦,就是主動出擊。趁有資源的時候要進攻,不要有資源的時候,原地踏步。」

阿潘賭的,是一個「平民版AI伺服器」的未來。這個瘋狂的點子,是從一個被他拒絕的「200萬美金」預算開始的。

當時,他的技術長想買昂貴的輝達DGX來做實驗,他當下回絕,因為公司正逢庫存危機,連他都花不起。沒想到,這位被他稱為「鬼才」的技術長,不甘心地土法煉鋼,竟寫出一個軟體,成功「騙」過GPU,讓GPU去使用遠比HBM便宜的SSD來運算。

這個「窮則變,變則通」的技術突破,讓他看到了顛覆市場的機會。當技術長證明「路是通的」,他立刻全力支持,當下承諾:「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然而,這條路比想像中更困難。他跟技術長就像路邊攤小販,到處跟電子業大老們推銷,卻沒人相信。

有位大哥直白地勸他:「哎呀,這種小生意不要做啦,賺不了錢的!」甚至有客戶直接說他「造謠」。

他自己也感嘆,在台灣的代工文化下,沒有規格、沒有標準的創新,在別人眼裡就像是「肖仔」(瘋子)。

一開始,連內部也在看戲,說他「畫大餅」的酸言酸語沒停過。一次會議上,有同仁當面挑戰他:「老闆,我們的AI不好用,Flash(快閃記憶體)太慢了。」

他沒有生氣,只是冷靜地反問:「1.4TB的DRAM,你要插多大的面積?我用SSD這麼一小片就能做到。你插給我看?」一句話,點出技術的現實與物理的極限,從此,質疑的聲音消失了九成。

這份不被理解的堅持,究竟從何而來?

潘在訪談中給了我答案。他說,就像哥倫布,因為不信地球是平的,才發現新大陸。他看見的世界是:雲端巨頭的AI軍備競賽,讓多數企業被排除在外,而他想做的,正是讓每一家企業都用得起AI。

這個信心,來自於他的技術底氣:就連NVIDIA和AMD都曾嘗試用Flash做類似的事,卻因無法克服壽命問題而失敗,但身為快閃記憶體專家的群聯,有能力做到。至今,這個願景,全球只有他看見且投入。

這份「當所有人都說他瘋了,他卻看見所有人都看不見」的強大信念,才足以支撐他面對所有的質疑。

在阿潘身上,我看到的,不只是商場的驚險與經營的智慧,更是一個領導者在高峰時轉舵的勇氣與孤寂。而往往,就是這樣看似反人性的決策,才是一家企業得以穿越週期、持續向上的關鍵。

這段我與阿潘的訪談,可以在《商周MEGA TALK完整觀看:https://bwnet.pse.is/MEGA_TALK_EP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