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先生」這家中國義式冰淇淋品牌,以每杯人民幣約30元左右(約新台幣129元)的價格,低於哈根達斯6美元(約新台幣183元)的定價,並憑藉米飯、羽衣甘藍等獨特的在地口味,2年內迅速擴張至近千家門市,聲勢已超越哈根達斯在中國的發展。

根據《華爾街日報》,哈根達斯母公司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在2024年底的財報會議上坦承,哈根達斯在中國的門市客流量出現雙位數下滑,並關閉大量門市。根據數據公司Canyan的資料,哈根達斯在中國的門市已從去年初減少了逾百家,目前僅剩356家。

野人先生的飛速成長,顯示中國在地品牌在產品創新和市場適應性上更勝一籌。這股趨勢不只發生在冰淇淋產業,從咖啡市場的瑞幸咖啡擊敗星巴克,到電動車領域的比亞迪超越特斯拉,以及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華為力壓蘋果,都顯示中國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外國品牌的光環。

讓哈根達斯如臨大敵的野人先生,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野人先生是誰?為什麼暴紅?

野人先生由崔漸為在2011年創辦,從一家小型冰淇淋店起家,品牌標語爲「保持狂野,保持真實」(Stay Wild, Keep Real),靈感來自於公司在北京附近經營的一個牧場,並喊出「讓冰淇淋裸奔」的口號,強調現做現賣、不冷凍儲存,更開創大膽的分時段供應策略,每個時段限量供應不同口味,挑戰消費者的選擇習慣。

另一方面,有別於國際品牌大多主打西方傳統口味,如香草、開心果等,野人先生在口味研發上更接地氣,例如,花費4年時間研發「米飯」口味冰淇淋,使用鮮奶蒸煮白米並保留米粒口感,捕捉在地消費者的味蕾。

外界認為野人先生的成功模式,在於複製新茶飲品牌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的高速擴張策略,儘管人民幣28至38元(約新台幣120至160元)的高價定位,並非鎖定一般消費者。但高達6成的毛利率,加上僅12個月的平均回本週期,成功吸引眾多加盟主,如今加盟店比例已超過8成。

簡而言之,高價、高利潤的品牌定位以及在地化創新,再加上快速擴張的加盟模式,遂成為野人先生短時間內席捲中國市場的關鍵。

高價「雪糕刺客」退燒,中國消費者回歸CP值

除了外國品牌光環褪去,消費模式轉變也是野人先生崛起的關鍵之一。

過去幾年,「雪糕刺客」(意指價格高,讓消費者結帳時嚇一跳的冰淇淋)的出世,曾讓鍾薛高等高價品牌一度佔據中國冰淇淋市場,例如2019年,鍾薛高推出新品「杏餘年」,要價人民幣160元(約新台幣709元),刷新價格天花板,也帶動其他冰淇淋品牌跟風加入戰場。

但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心態回歸理性、健康意識抬頭,動輒人民幣數十元的「天價冰淇淋」漸漸失寵。像是鍾薛高因資金鏈斷裂陷入營運危機,號稱「年輕人第一口茅台」的茅台冰淇淋也宣告停產。

國際大牌也紛紛修正售價吸客,伊利旗下的須盡歡雪糕從每支人民幣18元降價至10元,聯合利華旗下的冰淇淋品牌和路雪,熱門夢龍系列冰品也從15元悄悄調回8元。

根據數據公司艾媒諮詢分析,現今超過7成的中國消費者,傾向於選擇人民幣10元以下(約新台幣42元)的冰淇淋產品。

這股「回歸CP值」的趨勢,讓中國冰淇淋市場出現明顯的消費分級現象。一方面,5元人民幣以下的大眾平價產品重新成為主流;另一方面,以野人先生為代表,定位在10至30元人民幣的中高價品牌,則透過強調新鮮、健康等特色,吸引追求精緻生活的年輕族群。

冰淇淋市場淘汰賽開打!野人先生腹背受敵,拚IPO找出路?

然而,如同許多快速崛起的網紅品牌,野人先生在大舉展店的同時,也面臨一連串棘手挑戰。

首先是食品問題,雖然野人先生標榜「當天現做,拒絕隔夜」,但有消費者質疑,產品實際上是將工廠製作、保存期限長達6個月的冷凍奶漿運送至門市後,再進行攪拌加工,新鮮度並非如廣告所言。

此外,在快速開放加盟的同時,也開始出現食品安全投訴,有消費者稱在冰淇淋中吃到塑膠異物。

另外,各路冰品競爭對手來勢洶洶,讓野人先生腹背受敵,對內有中國本土知名茶飲品牌喜茶、蜜雪冰城等推出自有Gelato產品,透過現有門市和供應鏈進軍市場。

國際大牌則摩拳擦掌調整策略,例如聯合利華將啟動冰淇淋業務的獨立IPO,老牌哈根達斯也積極擴展多元通路對抗實體店業績逆風。

相較之下,野人先生僅依賴代工的供應鏈,根基相對薄弱,且在通路與品牌組合方面並無顯著優勢,雖然以罕見的輕資產加盟模式迅速擴張,在高昂的營運成本與強敵環伺的高價市場環境下,野人先生如何維持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備受考驗。

近期,野人先生更因公開招募港股IPO相關人才,引發上市的猜測。崔漸為對此否認回應「還很弱小,完全沒有IPO的規劃」,但仍積極擴張與人才佈局。

資料來源:WSJ搜狐36氪網易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這家Gelato在中國打趴哈根達斯!2年狂開千家店、米飯口味吸睛:野人先生到底是誰?

延伸閱讀:
30歲入股NBA綠衫軍!何猷君9年「公子哥變CEO」:沒跟家裡拿錢,怎讓星競威武光速IPO?
李洋「菜英文」為Speak帶進126萬次瀏覽量!為什麼「講最爛」也能成代言人?揭秘負面行銷4關鍵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