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被稱「史上規格最高」的企業座談,其實也是第二次中美貿易戰戰前的第二次民企座談會。這個座談會在大陸民間最熱,是那些老闆們誰到誰沒到、座次如何,官方要加溫的是突出講不變,而經濟界則關注那不變後面的變。

今次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講的座談會,一月間即行籌備。春節後廣東、福建等省紛召開省級「新春第一會」,以民營企業發展為主題,即是由下而上的烘托。會見又按例向外媒放風,以馬雲為主角,造成內外上下廣泛關注。

可能要留意,這是七年之內,中共最高領導層以最高規格舉辦的第二次民企座談會。上次是2018年11月1日,那場座談習近平講話開頭就說,是聽對經濟形勢和民企發展的意見。

那年一、二月間,中美貿易戰發端。當時習近平的講話中,有一段專門講民營經濟遇到的困難,其中第一原因就是國際環境變化。今次座談至少在籌備期,面臨同樣的背景,就是國際環境大變、內外不確定因素增加。

習開場就說3不變

而今次座談會,習近平一上來主要講不變,此次座談會還是強調三個「沒有變」,即支持民營經濟的方針沒有變、經濟制度根基沒有變、「兩個毫不動搖」方向沒有變。同時還加強語氣說「不能變,也不會變」。

國際環境已更複雜

但這回強調不變的,背景是面臨3個大變,一是國際環境大變,比第一次中美貿易戰時更為複雜;二是中國經濟大變,當年民企貢獻50%稅收、60%GDP、70%創新、80%就業、90%企業數量,現在經濟一挫,政府財困,民企成了「遠洋捕撈」、「近海作業」的搜刮對象,不少民企選擇了躺平;三是中國經濟政策和發展方向大變和急變,過去半年間經濟政策數變,就在座談籌備期間又有了新要求、新方向。

大陸民間對這次座談會,關注點投射到民企老闆們誰去誰沒去,座次是怎麼排的,這不能說是無聊,因為這種關注中,折射出了那些新變、新方向、新要求。其中最有趣的一則座次評析,說民企老闆們中,華為的任正非坐C位是主賓,王傳福是次賓,其他人是隨從;二馬即馬雲和馬化騰是貴賓,可坐第一排,但實業優先,網路輔助;人工智慧是新貴,第一排占去三位,包括DeepSeek梁文鋒、宇樹科技王興興、科大訊飛劉慶峰。整個座次突出的基調,是重人工智慧、新能源車和互聯網。這顯示中共領導層用民企,重在用其「科技突圍」,因為中國經濟界預言,中美沒有貿易大戰,但將有科技大戰。

還有人留意沒有被請去的,有首富農夫山泉鐘睒睒、字節跳動張一鳴、百度李彥宏及京東的劉強東,那一個個猜測其問題何在,話就多了。但出席者最多的陣營,被稱為浙商集團軍,浙江媒體會後就在發喜報。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出席民企座談會 習近平:民營經濟面臨的困難能夠克服
習近平會晤馬雲等民營企業家 未能提振港股小跌作收
學者:文字保留彈性 美國立場並未改變
美中科技戰 習近平會陸科企大咖…馬雲、梁文鋒等成座上賓

責任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