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職員任盈瀟(音Ren Yingxiao)與伴侶在尋找蜜月旅行目的地時,偶然發現新疆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地點——賽里木湖。這個地方不僅有湖光山色,還有一個婚姻登記處。

「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麼不乾脆在那裡領結婚證呢?」30歲的任盈瀟說道。當地政府正在努力吸引年輕人到此「喜結連理」,以響應提升結婚率、緩解人口危機的政策。

今年5月起,中國開始允許新人在全國任意地點登記結婚,而不必侷限於戶籍所在地。此舉讓登記流程更便捷,也讓婚禮更不拘一格。

隨後,各地政府開始積極吸引全國「結婚遊客」:在風景區、音樂節,甚至車站、商場和公園內隨處可見設立的婚姻登記點。

結婚率上升

至少目前來看該項政策已初見成效。人口統計學家通常將結婚登記數作為衡量國家出生率的指標。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結婚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2.5%,達到161萬對,使中國有望終結持續十餘年婚姻數量下降的趨勢。

去年中國全國結婚登記數下降20.5%,為610萬對,創歷史最大跌幅。

在南京,情侶可以在夫子廟登記結婚,還能體驗明代風格的婚禮儀式;在成都,中國政府在海拔3000多公尺的西嶺雪山上設立了結婚登記處;在合肥,地鐵站「幸福壩」站新開設的結婚登記窗口也吸引了不少新人。

夜店也能領證,「但要確認雙方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

在上海,情侶還能在婚姻登記處登記後,選擇在夜店領證。黃浦區民政局與一家名為「INS新樂園」的6層夜生活綜合建築合作,提供這種「夜店領證」的體驗。

據中國媒體報導,黃浦區民政局與INS新樂園聯手,推出「夜間結婚頒證體驗專案」,包括「獨具特色的沉浸式夜間結婚頒證服務」與「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該夜店提供結婚登記預約,但也註明為倡導理性婚姻,「現場設有狀態確認環節,以確保雙方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進行預約。」

觀音寺登記結婚

在北京,31歲的律師王潔怡(音Wang Jieyi)與33歲的銀行職員詹永強(音Zhan Yongqiang)選擇在護國觀音寺登記結婚。

「護國觀音寺原本就是為守護國家的安寧而建,」王潔怡說,「而且在我們傳統文化中,觀音廟常與婚姻、生育等吉祥之事相關,象徵幸福與圓滿。」

她表示,新政策雖未加快他們的結婚計劃,但確實讓手續更加方便——兩人都在北京工作,無需再返回山東老家登記。

「這讓生活方便了不少,」王潔怡說。

「數字」書寫浪漫

在新疆賽里木湖,遊客們不僅被巍峨群山和寧靜草原吸引,也為這裡數字代表的「浪漫寓意」而來。

湖面海拔2073公尺,諧音「愛你深情」;湖面面積1314平方公裡,諧音「一生一世」;烏魯木齊距此520公里,諧音「我愛你」。

「這些數字都有象徵意義,」任盈瀟說道。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口學家易富賢指出,取消地域限制確實讓結婚更方便,但這一積極效應「恐怕只是短期的」。

他預測,隨著人口減少,20至34歲的女性數量到2050年將幾乎減半,僅剩約5800萬。與此同時,年輕女性及其父母將更加重視教育與經濟獨立,而非婚姻,這一趨勢與全球一致。

任盈瀟也認同這一觀點,說她即使沒有這條放寬結婚地的規定也是會結婚。並表示她認為,「只有當收入增長、經濟安全感提升時,結婚與生育率才會真正改善。」

「原本沒有結婚計劃的人不太可能在旅行途中臨時起意就結婚,」她說,「那不太現實。」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夜店也能領證?中國結婚率迎來反彈

責任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