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人」生活方式在中國網路社群成為一股流行。「內捲」、「躺平」經常用於形容中國年輕人處於過於競爭導致內耗的環境,由於未能抵抗,索性轉為無欲無求、維持最低生活標準態度。

現在多了「老鼠人」一詞作為頹廢、焦慮、無奈的年輕人代名詞,由於捲不動、躺不平,不如以「我就是爛」自嘲。

日夜顛倒成常態,害怕社交只想發呆看劇

老鼠人在2025年成為中國網路社群熱門關鍵字,用來形容低社交能量、低物質欲望的年輕人。他們對於生活提不起勁,害怕參與社交活動,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感到「好累」;白天無精打采,睡醒比睡前還要累,夜晚反倒是精力充沛,日夜顛倒成為常態,如同習慣在下水道等暗處活動的老鼠。

老鼠人有共同特性,不同場景有不同樣貌。一名21歲女生在社群平台記錄「鼠人日記」:她連續59天不出家門,每天睡到中午才醒來,賴在床上不起身,直到有些餓意才拿起手機叫外賣;日均走路總步數大概是床到家門口來回幾次;大多時間窩在房內,深夜懺悔、反省浪費人生,隔天卻又重複再來。

擁有職場工作的老鼠人則是另一個樣貌。他們大多凌晨3時入睡,一早被鬧鐘叫醒,上班期間循「低交際、低能量」模式,不做職場社交、寒暄,寧可走樓梯也不搭電梯,避免需要攀談、招呼的可能性;下班後返回家中,叫了外賣、癱在沙發才感到自在與自由,熬夜不睡只是為了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片刻時間。

具備學生身分的老鼠人在學校也是「時時不自在」。他們不喜歡鼓勵向上、努力奮鬥的氛圍,討厭同儕互動、社交,厭惡前往課堂上課,抗拒參與校園活動,每天只想發呆、睡覺、看劇、刷手機,對於微信「朋友圈」消息沒有興趣,趁人少去餐廳吃飯、趁同學上課時趕緊穿過走廊去拿快遞包裹。

用自嘲包裝無力感,意外帶動鼠商品暢銷

老鼠人成為中國新一代年輕人面對龐大競爭壓力、高壓職場環境的自嘲投射,反映陰暗、孤單、邊緣等形象以及焦慮感,充滿了無奈卻又沒辦法改變環境,連對自己的反思、內耗、糾結都省去。「與其被批評不夠好、不上進、不夠努力,不如先承認我就是爛」。

老鼠人成為中國網路社群熱門關鍵字後,意外帶動「大鼠」周邊商品暢銷,玩偶、掛飾、吊牌、抱枕等鼠形象產品廣受歡迎,在社群平台做為老鼠人互相呼應的訊號。

「大鼠表情包」呈現各種情緒,搭上諧音標語「躺平等鼠」(音似死)、「你鼠定了」,一次次的躍於微信對話框中。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率動輒飆破10%景象不再;政治凌駕產業理性,監管擊碎民營信心;加上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硝煙從拜登時代延續到川普2.0,Covid-19疫情重挫外資意願,中國年輕人所處環境越趨艱難,老鼠人孕育溫床來自社會競爭的激烈與殘酷。

「一邊富裕、一邊窮酸」,收入有限生活仍要精緻

不同於老鼠人將自己「活成一灘爛泥」,有些中國年輕人選擇過著「精緻窮」生活。

精緻窮形容一種生活方式,在收入有限情況下,不放棄對於外在打理的追求,願意透過信貸進行奢侈消費,包括購買精品、參加高檔活動等,注重當下享受瞬間,致力維持外在形象,不做較遠的長期規劃,例如買房。

2023年6月高奢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上海與3家咖啡店合作打造快閃書店,只要消費人民幣580元(約新台幣2320元)買2本路易威登書籍,即可獲得一個印有品牌圖樣的薄款帆布書袋,掀起排隊搶購熱潮,黃牛也加入代購戰局。

這個現象引發熱議,然而「又蠢又窮又虛榮」、「真正有錢人才不買」等抨擊,沒有擊退排隊人潮。

有人將精緻窮消費行為視作年輕人社交焦慮情緒發洩出口,透過外在物質消費彌補內在害怕、不安、空虛。追不上房價、物價,至少包包、鞋子可以完全擁有。也有人美化這種消費行為,稱之為「年輕人在現實生活的最後倔強」。

經濟下行,年輕人被迫轉向「精緻摳」

「一邊富裕、一邊窮酸」的現實終究得處理,信貸帳單在繳清前會一直來。

中國經濟在疫情結束後飽受通貨緊縮困擾,民眾消費趨於謹慎,抖音、美團打折促銷券不斷釋出,一再提醒「省錢才是王道」。

過往崇拜精緻窮的年輕人不乏在這波逆風環境被迫轉為「精緻摳」――該花的一分都不少、不該花的一分不多花。從老鼠人、精緻窮到精緻摳,投射的都是中國年輕人在泥淖掙扎的影子。

*本文獲「全球中央」授權轉載,原文:捲不動躺不平 中國青世代自嘲老鼠人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